近日市民反映,北京一些食品加工企業(yè)用豬血冒充制作假鴨血豆腐。記者調查得知,這些假鴨血除了流入一些批發(fā)市場外,甚至還進入了稻香村的店鋪,以出廠價6倍的價格銷售,。(5月14日《新京報》)
和地溝油,、染色饅頭、蘇丹紅,、綠色豬肉等假冒偽劣食品一樣,用豬血做的“鴨血豆腐”,同樣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提心吊膽。顯然,這種“山寨鴨血豆腐”,可以當之無愧地稱得上“問題食品”的新變種,。
據(jù)了解,用豬血冒充制作的“山寨鴨血豆腐”,不但沒有了鴨血豆腐原本應有的營養(yǎng)價值和補血,、清熱解毒作用,尤其可怕的是,不法商家為了把豬血做得非常像鴨血,讓消費者難辨真?zhèn)?可能會在加工過程中加入甲醛、工業(yè)色素等添加劑,從而對人體的肝臟和腎臟造成傷害,。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對于自己弄虛作假,、哄抬價格、坑害消費者的惡劣行徑,有些商家并不避諱,還大言不慚地說:“幾乎整個北京的鴨血豆腐,都是豬血做的,哪有那么多鴨子,�,!笨蓱z的是消費者,自己成了錢多人傻的冤大頭也不知道,還真以為是吃到了真正的鴨血豆腐呢,萬一再吃出個病來,豈不更慘?
可以說,不法商家以次充好、屢屢造假,、違法經營撈黑心錢的智慧,早已趕超春晚小品里的忽悠功夫,。也不知道,不法商家這些坑蒙拐騙的“專業(yè)精神”究竟是怎樣煉成的。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么多年來,“問題食品”之所以屢禁不止,不法商家一味逐利,、道德血液缺失自然首當其沖,但監(jiān)管之松懈,、處罰之輕微才是根本性原因。
事實證明,有些政府監(jiān)管只不過是一種坐地收銀的關卡部門間權責不清,有利就搶著管,無利就讓著管,導致重復監(jiān)管和監(jiān)管盲區(qū)并存,結果各種各樣的“問題食品”層出不窮,嚴重危害到百姓的健康安全,。
無疑,要擺脫困擾消費者的食品安全魔咒,重典,、重拳除了落在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身上,還要落在相關監(jiān)管者身上。當然,站在公眾的角度,但愿能看到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的重災區(qū),真有幾個有法不依、有責不負的官員被摘烏紗帽,�,;蛟S這樣,類似“山寨鴨血豆腐”的“問題食品”才會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