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暗淡的4月宏觀和金融數(shù)據公布后,中國央行隨即在上周六宣布年內第二次降準,,然而降準對信貸刺激的邊際作用似乎正在遞減,,因此不排除央行會在三季度采取進一步的寬松措施-降息,,來提振始終低迷不振的經濟,。
在中國央行的連續(xù)逆回購下,,早已寬松的資金面顯然不是促使其此次降準的主因,面對低迷的經濟數(shù)據,,刺激信貸、助力經濟復蘇可能才是促使其果斷降準的最大動力,。
央行最新的貨幣政策“組合拳”中,,逆、正回購最重要的意圖是牽引市場資金利率下行,,其次是調節(jié)短期流動性。
而降準的作用是確保中長期流動性寬松和有限刺激信貸恢復,。但是,,從去年末至今年一季度的實際效果看,,貨幣增速以及新增信貸并沒有在兩次降準后出現(xiàn)明顯回升。
因此,,要想更有效的激發(fā)信貸需求,,給疲軟的經濟注入更直接有效的動力,從貨幣政策層面看,,唯有降息,。
前期多次的降準舉措的確已經使得市場利率的中樞水平下降,,但其引導信貸增長的效果卻很不盡如人意。
中信證券分析師稱,,低風險借貸的利率下行并沒有傳導至高風險貸款利率中樞上,,降準對利率中樞的下拉作用僅僅體現(xiàn)在銀行間低風險借貸,而并沒有實際影響到銀行對企業(yè)的高風險貸款,。因此,,要想通過降準來刺激銀行對企業(yè)的貸款,其作用已經大打折扣,。
鑒于此,,多數(shù)機構認為,,下一步,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最有效的方式仍是下調存貸款利率,。而鑒于央行對通脹走勢的擔憂,,預計未來最早一次降息可能出現(xiàn)在通脹可能明確下行的第三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