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官方網站查證,,包括鐵道部在內,其在一年之內給出了156個“AAA”評級,。
“不僅偏愛鐵道部,,大公國際這家本土評級機構,,對央企各類企業(yè)債、城投債也十分偏袒,,‘AAA’的最高信用評級被大量
‘批發(fā)’,�,!币晃粯I(yè)界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記者梳理發(fā)現,,從2010年8月19日至今,,被大公國際給予“AAA”評級的156家公司和機構中,不少是央企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債券,。分析人士稱,,國字號大型企業(yè)受青睞尚合乎情理,但處于風雨飄搖中的城投債也評為“AAA”,,則有些令人費解,。
“偏愛”城投債
8月8日,鐵道部招標發(fā)行200億元人民幣的90天超短期融資券,,這并非鐵道部第一次發(fā)債,但由于當時鐵道部負面消息連連,,大公國際仍給予其“AAA”級信用評級,,引來國內輿論一片嘩然。
在大公國際過去1年給出的156個“AAA”評級中,,記者統(tǒng)計發(fā)現,,其中企業(yè)信用評級15個、企業(yè)債信用評級3個,、跟蹤信用評級113個,、公司債券信用評級4個、金融債券信用評級2個,、中期票據信用評級19個,。同期,大公國際官方網站公布的評級數量為624個,,“AAA”評級占比為25%,。
記者注意到,中國水利水電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豐臺區(qū)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市海淀區(qū)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3家企業(yè)債券信用評級為“AAA”,。
除此之外,,大公國際還給長沙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度公司債券、杭州市城市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債券,、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度公司債券等多家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債券,,以“AAA”的跟蹤評級。
以安徽省的合肥市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9年企業(yè)債券跟蹤評級為例,,今年6月30日,,大公國際對該公司2009年債券信用評級維持在“AAA”,,主體信用評級維持在“AA+”,評級展望維持在“穩(wěn)定”,。
評級報告認為,,“有利因素是合肥市位于我國中部,交通運輸便利,,在承接‘長三角’產業(yè)轉型方面具有區(qū)位優(yōu)勢,,近年來經濟城市建設快速發(fā)展。2010年合肥市財政收入快速增長,,財政實力繼續(xù)增強,,作為合肥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主體,公司繼續(xù)得到合肥市政府的有力支持,。公司以其在合肥市財政局的應收賬款作為抵押擔保,,仍具有較強的增信作用�,!�
地方平臺風險被“忽視”,?
“從鐵道部的信用評級標準AAA級別來看,評級機構非�,?粗亟杩钊吮尘耙约皾撛诘膬斶能力,。按照當前鐵道部政企不分的體制,以及潛在的財務兜底償還能力,,給予AAA級別過于樂觀,。”中投顧問交通行業(yè)研究員蔡建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目前,,對大公國際的更多質疑還來自于其對城投債的評級。記者注意到,,城投債方面,,從6月至今的兩個月間,大公國際的信用評級調高現象最為集中,,被調高評級的企業(yè)債有20只,,其中16只為城投債。據WIND資訊統(tǒng)計,,處于關注焦點的城投類債券中,,“10遼源債”和“10津海泰債”的主體評級,分別由此前的A+和AA上調為AA-和AA+,,上調時間分別為7月5日和7月8日,,評級機構也均為大公國際。
但同期的背景卻是,央行7月加息導致地方融資平臺資金成本上升,,銀監(jiān)會將銀行信用債占資本比例的計提標準由零上調至20%等監(jiān)管措施出臺,,加劇了市場的擔憂。國海證券近期報告也指出,,市場對信用債的恐慌超過了通脹,。融資平臺信用風險或許并不會爆發(fā),但是信任危機已經實實在在地來臨了,。
“很多地方的全年財政收入明顯不足以還息,,這種情況下信用評級還這么高?”某商業(yè)銀行人士質疑,。按照銀行的內部評級,,信用評級A-已屬較好,但是目前國內評級公司給出的信用評級最差的也是A+,。
對于風險,,大公國際的多份評級報告也提到,“不利因素是政府的基金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比較高,,2010年公司有息負債有一定規(guī)模的增長,。”地方融資平臺的違約風險雖也有提及,,但是很多并未影響到其進行的發(fā)債評級。
市場份額銳減兩成
歐債危機爆發(fā)的2010年,,經濟學家開始注意評級機構在危機中的推動作用,。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曾“揭露”,評級機構誕生之初,,市場研究機構立足于向投資者售賣研究報告和市場評估意見,;后來開始“變味”,淪為受雇于發(fā)債方,、為債券提供“信用公證”的服務商,。
“我們本來在城投債的市場占比就大,而且到期也該調了,,其他公司也都上調了很多,。”一位大公人士對此回應,。
大公國際某位不愿具名的人士還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整個行業(yè)的問題�,!�
作為一家內資評級機構,,大公的國際化之路并不順暢,2010年4月15日,美國證交會就曾經拒絕了大公國際進入美國市場,。
不過上述人士表示,,“大公的評級是客觀公正的,雖然有的公司也想通過花錢買評級,,但是我們拒絕這樣做,,寧愿失去客戶也要維護信譽。這幾年大公的市場份額從40%下降到20%,,就有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