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3日),江西贛州稀土市場,。純度為99.9%的氧化釔售價為40萬元/噸,,氧化鈰的價格為16.5萬元/噸,而一個月以前,,它們的最高價分別達到了50萬元/噸和23萬元/噸,。這是目前國內稀土價格全線下跌中的一個縮影。
在此情況下,,加之稀土原料供應不足,、企業(yè)資金短缺,、環(huán)保門檻等多重因素,國內部分冶煉企業(yè)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減產乃至停產,。
華東一家稀土熒光材料有限公司高層稱,,如果稀土企業(yè)出現(xiàn)大面積停產,對下游應用的企業(yè)影響將難以避免,。
不過,更多分析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稀土企業(yè)停產對下游產業(yè)的影響目前應該是心理影響大于實際影響,。
價格跳水貿易商急拋囤貨
“從7月開始,,稀土價格便一直下跌,,現(xiàn)在價格差不多是最低的了,�,!壁M州德利稀土公司的袁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稀土價格下跌的勢頭持續(xù)了有20多天,,一看勢頭不對,,他已經把一些價格較高的稀土產品拋售出去了,,現(xiàn)在手上只有一些單價較低的品種,。
“7月2日,有人報價210萬元/噸,,我沒有賣,,現(xiàn)在160萬元/噸,,我還得四處去找買家,�,!痹谮M州贛縣從事稀土貿易的劉建兵一聲長嘆,。他說,,氧化釹從一個月前的每噸200多萬元,,直線下跌,,到現(xiàn)在,只能賣到150萬~160萬元,。其10噸囤積了3個月的氧化釹價值便蒸發(fā)了近500萬元,“如不盡快脫手,,損失還會更大�,!�
對于一些單價上千萬元的產品,,劉建兵更是絲毫不敢怠慢,,一有風吹草動,,立刻拋售,。6月份,氧化銪最高賣到3000多萬元/噸,,而進入7月后,,其價格下跌,。劉告訴記者,,當氧化銪的價格降到2700萬元/噸的時候,,他就全部清倉了,。
上述袁經理也稱,,7月以來,稀土產品價格一路下跌,,他看情況不對,,也迅速地將氧化銪、氧化鏑等價格較高的產品賣掉,,手上僅保留了單價在百萬元以內的產品,,“一段時間,,氧化銪一天跌100萬元,,根本虧不起啊,,能賣趕緊賣掉,,哪怕比市場價格還要低,,因為不賣,,只會虧損更大�,!�
昨日,,贛州廣利高新技術材料有限公司
(純度)99.99%氧化銪的報價是2500萬元/噸,。該公司銷售副總廖俊瑋表示,,此產品他們公司最高的時候賣過3500萬元/噸。
今年7月以前的那段時間,,稀土價格卻是突飛猛進,,氧化鈰從年初的5萬元/噸,,6月份最高漲到了23萬元/噸,;氧化鐠從年初的32萬元/噸,6月份最高漲到了116萬元/噸,。大部分稀土氧化物的價格翻了數(shù)倍,。
然而進入7月,,稀土產品價格開始一路走低,這讓許多貿易商始料不及,。
原礦告急部分冶煉企業(yè)停產
物以稀為貴。當某個產品的價格呈下跌之勢時,,往往意味著該產品的量在市場上多起來了。但目前的贛州稀土產品似乎并不受此規(guī)律影響,。
據(jù)一位稀土貿易商介紹,,去年以來,,稀土原礦價格一路走高,,他高價從私營礦主手中購買了數(shù)十噸原礦,然而,,受私營分離企業(yè)無錢買礦和政府對稀土非法貿易打擊力度加大的雙重影響,,他手中的原礦無法脫手,損失慘重,。
據(j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贛州部分稀土分離企業(yè)已停止采購原礦,原因是上游稀土礦商采礦指標已用完,,而超額開采的原礦無法提供發(fā)票,,導致下游冶煉企業(yè)不能將原礦采購計入成本。
“沒原礦誰也做不長,,礦山停采,,拿不到原料,到現(xiàn)在廠子差不多停了有3個月,�,!弊蛉眨型.a的贛州稀土分離企業(yè)辦公室人士稱,。
贛州德施普新材料資源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劉偉峰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停產,正在進行設備檢修,,現(xiàn)在公司庫存的產品并不多,,并且都是以前囤積的一些產品,。
劉建兵則表示,設備檢修只是一個借口,,實際上是就因為無礦了,,從而停產,“在贛州,,不僅是德施普,,許多中小型分離企業(yè),都因為無礦,,陷入了停產的地步,。”
不容忽視的是,,稀土分離冶煉企業(yè)停產直接影響的將是其下游相關產業(yè),。公開資料顯示,節(jié)能燈,、電動汽車均為稀土下游產業(yè),,而永磁材料更是風電機組的主要原料。
不過,,更多分析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稀土企業(yè)停產對下游產業(yè)的影響目前應該是心理影響大于實際影響,“上半年的銷售有很大一部分都在中間商和用戶的手里囤積著,,幾個月的停產對下游生產實際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