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7年,,陜西省人事廳的“超級車隊”曾引發(fā)關注:一個公務員人數(shù)不足130人的省級機關,,竟配備使用了40多輛公車,。資料圖片 |
不管情愿還是不情愿,,目前已有86家中央單位公開了“三公”經費,,與以前的信息不透明相比,,這讓人們多多少少看到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不過,,公車費用占“三公”經費六成以上的數(shù)據(jù)卻在一定程度上說明,,17年來的公車改革成效不大,,未來依然艱難。
公車費用占“三公”經費六成以上
隨著司法部“三公”經費的公開,,截至7月26日,,已有86家中央單位“曬”出了2010年的“三公”經費決算和今年“三公”經費預算賬單,。
據(jù)了解,目前各部委公開的“三公”支出的準確定義是“財政撥款中的三公經費”,,即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而民間則形象地稱之為公費旅游,、公車消費,、公款吃喝。
據(jù)記者統(tǒng)計,,在已公開的“三公”費用中,,公車費用占了大頭。如,,86家中央單位2010年的“三公”總決算額為639285.9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則達到391509.4萬元,約占2010年“三公”總決算額的61.3%(其中全國婦聯(lián)沒有公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用),;而2011年的“三公”總預算額為626772.4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也達到了379482.8萬元,約占86家中央單位2011年“三公”總預算額的60.5%,。
一些單位的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用在“三公”經費中高占比現(xiàn)象尤其突出,,如中國銀監(jiān)會2010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28245.40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23359.26萬元,,占八成以上,;水利部2010 年“三公”財政撥款決算為12021.88萬元,其中公車費用9994萬元,,占比83.13%,;交通部2010年“三公”支出10454.99萬元,公車費用8256.08萬元,,占79%,,且2011年公車費用預算不降反升,達8871萬元,,占比升至80.7%……
而在7月25至26日于北京舉行的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財政部相關人士透露,2011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94.28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仍然占62.78%,為59.19億元,,而因公出國(境)經費為19.9億元,,公務接待費為15.19億元。
17年公車改革成效不大
不公開不知道,,一公開嚇一跳,。業(yè)界都知道公車費用較高,,但如此高的占比卻在意料之外。
對此,,獨立財經觀察者陳寧遠說,,請吃請喝在中國的人際關系里不難理解,可公車費用為什么集體都這么高,?這可能是體制性的問題,。也就是說,管理吃喝可能有辦法,,不讓不該出國的人出國也可能有辦法,,而不讓國家機關的公務員坐公車就沒那么容易。即使被媒體廣泛贊美為最佳“三公”費用公開的審計署,,也花了1114萬元養(yǎng)206輛車,;這還不夠用,去年還新添了四輛車,,最便宜的25萬,。
令人注意的是,在政府日漸壓縮行政性費用支出的呼聲下,,公車費用卻持續(xù)居高不下也說明進行了17年的公車改革成效不大。
如果從199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lián)合頒發(fā)《關于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guī)定》算起,,我國的公車改革已經進行了將近17個年頭。但在知名網(wǎng)友矢弓看來,,中國公車改革17年來一直徘徊不前,,有的時候還在倒退。中國到底有多少公車,?目前來看,,似乎還沒有一個確切的數(shù)據(jù)。據(jù)有關統(tǒng)計數(shù)字,,早在“八五”期間,,全國公車耗資720億元,年遞增27%,,約為GDP增長速度的3.5倍,。到了20世紀90年代后期,全國約有350萬輛公車,,包括司勤人員在內耗用約為3000億元,。后來一邊進行車改,一邊購進公車,,可汽車在政府采購物品中始終占據(jù)前三位,,2005年全國政府采購公車花了600多億元,,2006年則將一舉突破700億元,占財政部預計實現(xiàn)的3000億元全國政府采購規(guī)模的近1/4,。
公車改革勢在必行,,但公車改革卻又遭遇了諸多阻力。
以“三公”經費公開為例,,早在3月23日,,國務院決定,在2009年和2010年大幅壓縮的基礎上,,2011年繼續(xù)壓縮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要求98個中央單位今年6月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央財政決算時,將“三公”經費支出情況納入報告內容,,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然而,,截至6月底,,只有科技部于4月14日公布了2011年的“三公”經費預算,一個星期之后,,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0年“三公”消費決算和2011年預算中的因公出國(境)一項,,其他部委全部爽約。截至7月26日,,目前還有12家中央單位沒有公開“三公”費用,。
中央部門對國務院的底限要求尚且如此抵觸,地方的積極性就更為冷淡,。據(jù)媒體的公開信息,,目前僅有北京在7月21日公開了“三公”賬單,山東,、江西則表示準備公開,,絕大多數(shù)地方政府仍以沉默應對。
“三公”經費的公開尚且如此,,觸動了一些人根本利益的公車改革阻力有多大由此可見一斑,。
公車改革是一項復雜工程
據(jù)了解,中國的公務用車制度源自前蘇聯(lián)時期實行的供給制,,其特點是按干部級別配備公車,。在公車制度建立的最初幾十年里,車輛配備控制得較為嚴格,。1984年,,只有高級別干部可乘坐公車的規(guī)定取消,公務用車的基數(shù)陡然上升,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事實上,,對公車的配置及使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1989年曾下發(fā)《關于中央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guī)定》等文件,,進行規(guī)范管理:部長級和省長級干部按一人一輛配備專車;現(xiàn)職副部長級和副省長級干部,,保證工作用車和相對固定用車,。但據(jù)北大法學院教授王錫鋅觀察,中央部委對上述規(guī)定還比較重視,,而在地方幾乎已成空文,。目前在全國絕大多數(shù)鄉(xiāng)鎮(zhèn),書記和鄉(xiāng)長一般都配有專車,。
配車超標同時,,公車私用也已成為公開的秘密。2003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劉同心公布了一份公車私用情況調查,。稱一些地方的公車,公務用途占1/3,,干部私用占1/3,,司機私用占1/3�,!肮嚥还�,,日趨嚴重�,!�
為治理公務用車問題,我國一些地方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嘗試公務用車的貨幣化改革,。但十幾年來這項改革并沒有真正破題,,一直在爭議中走走停停。2003年,,全國政協(xié)委員關于公車改革的提案再次觸發(fā)群眾熱議,,2004年成為全國性公車改革的高峰年,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當時都曾試點公車改革,,引發(fā)輿論強烈關注。但2005年后,北京等地公車改革相繼悄悄擱淺,,又陷入沉寂,。
公車改革既節(jié)約了財政開支,又治理了不廉潔行為,,卻為何難以推進,?王錫鋅分析說,“車改是政府自己對自己的改革,,故難以推進,。公車改革之難,首先難在既得利益者的強烈反對,�,!彼f,很多車改措施只能稱為半成品,,既不徹底,,也顯軟弱,“人們唯一能看到的,,是公車開支的步步飆升,。”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則認為,,過去的幾次車改試點,,都是“從下至上”的路徑,更多屬于地方自發(fā)行為,。這使車改缺乏足夠強大的動力,,還會遭受更多的阻力。
公車改革之難,,還難在車改制度的設計,。“公車改革需獲得輿論認同,。所有的改革都和納稅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在設計、落實公車改革方案時有沒有公開,、透明,、公正地體現(xiàn)民意,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遍L期研究公車改革的北京市委黨校副教授江偉說。
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稱,,公車改革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是需要國家下大力度、狠決心做的一項改革,十幾年的公車改革卻一直遲而未決,,這反映了改革的難度,。但沈驥如希望今年的“三公”是最后一次公布,讓“三公”盡快變成“兩公”,。他認為,,如今私家車已經普及,公務員不應再配公車,,國家應該規(guī)定只有部級干部以上才可以配車,,其他都可以自己開車。
“‘三公’中的公車一直是中央部門無法估算和考核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不要拿著國家給你的交通補貼還要國家給你配車,這是一種資源浪費,,公務員配車將勢必隨著社會發(fā)展而納入改革”,,沈驥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