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通脹和反通脹僵持不下,。作為抑制通脹的主要部門,貨幣當局輪番動用價格和數(shù)量工具降溫,,但通脹壓力仍揮之不去,,而常規(guī)政策工具日益捉襟見肘,,于是“貨幣當局將不得不比以往更多地依賴匯率政策來應對通脹”的聲音開始在民間出現(xiàn)。
節(jié)前有央行負責人撰文稱“需要繼續(xù)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減緩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這說明用升值來抑制通脹的想法已經(jīng)不僅屬于民間,而且進入了廟堂之上,。
筆者認為,,讓匯率政策參與到反通脹的行列合情合理,但可能是看上去很美,,而實際效果與我們良好的愿望相悖,。因為,遠水不解近渴,,中看不中用,。
說它合情合理是從理論上講的,由針對外匯流入而持續(xù)不斷的貨幣對沖所造成的流動性過多仍是我國通脹威脅之一,,而提高人民幣有效匯率可以減弱長期以來存在的過分依賴出口而導致的通脹壓力,。一,,人民幣有效匯率上升,導致從主要貿(mào)易國進口商品價格下降,,出口商品價格上升,,于是進口增加,出口減少,,總供給相對于總需求上升,,價格總水平下降;二,,人民幣升值,,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生產(chǎn)成本下降,,消費品價格下降,,價格總水平下降;三,,人民幣升值,,出口減少,央行對沖外匯數(shù)量減少,,市場流動性減少,,價格總水平下降。
是的,,看上去很美,!
但是實際情況呢?綜合目前各種聲音,,讓匯率加入到反通脹行列,,可選擇的手段大致有三種:進一步擴大人民幣浮動幅度,漸進升值,;人民幣快速升值,;有條件放開管制,讓市場尋找均衡價位,。
先看人民幣逐步升值,。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2011年3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13.4%,,實際有效匯率升值20.3%,,其間我國發(fā)生了兩輪通脹。雖然2011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貶值1.2%,,實際有效匯率貶值1.9%,但是具體到月份是有升有貶,,同期CPI卻上漲5.0%,。筆者認為,,雖然人民幣升值對抑制通脹有一定作用,但這種作用不可夸大,,反而因為升值預期穩(wěn)定而導致熱錢流入,,從而抵消升值給抑制通脹帶來的好處。
再看人民幣升值一步到位,。雖然多大幅度的升值才算得上一步到位誰也不清楚,,但是肯定不會是現(xiàn)在這樣的升值幅度,怎么著也是20%至30%的幅度,。但這樣的升值速度顯然是出口加工業(yè)沒法消化的,,它所帶來的龐大的失業(yè)數(shù)字是中國社會無力接受的。就是說,,一步到位的升值與出口企業(yè)的承受力之間的矛盾依然是一個死結,。一些出口加工企業(yè)不思進取固然可惡,但人民幣大幅升值,,大批小企業(yè)作鳥獸散,留下來的大量失業(yè)工人卻是社會難以承受之痛,。
最后看看有條件放開管制,,讓人民幣自由浮動這個辦法。一些經(jīng)濟學家在前幾年提出過這個建議,,只是由于人民幣匯率參與反通脹的命題出現(xiàn),,使這一建議再次引起大家關注。這個辦法的原理是,,政府對外匯市場的管制與反管制的博弈,,可能會陷入升值越多、升值預期越強,、資本流入越多,、升值壓力更大的惡性循環(huán)。與其如此,,不如干脆放開,,實行有條件的自由浮動。因為市場比政府更知道均衡點在哪里,。
且不說這個辦法實行起來需要很多條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兌現(xiàn),而通脹可就在那擺著,,等不起,。就是退一步說,即使這個辦法能立馬啟用,,它的實質(zhì)其實也是讓人民幣升值一步到位或短時間到位,。因此,,這個辦法解決不了通脹問題,它已經(jīng)屬于另外的命題——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和轉(zhuǎn)變發(fā)展方式問題,。作為一個匯率市場化改革的研究成果,,這樣的觀點有其合理性,但是反通脹可是眼前的事情,,遠水解不了近渴,。
由此可見,用匯率政策來反通脹,,看上去很美,,但仔細想想,不是那么回事,。當然,,經(jīng)濟學家可能在這個問題上還有錦囊妙計,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