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派出8個督查組,對16個�,。▍^(qū),、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房地產(chǎn)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專家認為,,目前樓市調控已進入“攻堅戰(zhàn)”階段,,此前一些城市公布的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未能取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支持,,房價收入比應當成為調控房價的“指南針”,。
據(jù)了解,國務院此次派出的督查組將深入社區(qū)聽取基層群眾意見,,深入住房建設項目現(xiàn)場,,實地查看商品房價格、銷量,,保障房建設質量和運營管理情況,。對落實房地產(chǎn)市場調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督查組將督促進行整改,。
截至上月底,全國657個城市中,,有608個城市公布了2011年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但絕大部分城市目標都界定為:房價漲幅低于全市年度生產(chǎn)總值增幅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制定房價目標的過程中,,“居民可支付能力”這一參照指標幾乎被忽視,,以至于住建部3月29日晚緊急下發(fā)通知,,要求已經(jīng)公布控制目標的城市,也要以適當?shù)姆绞铰犎∩鐣囊庖�,,并根�?jù)聽取意見的情況,,酌情調整已發(fā)布的調控目標。
復旦大學房地產(chǎn)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認為,,由于我國城市商品房價格經(jīng)過10年來尤其2007年和2009年的持續(xù)猛漲,,房價和城市居民收入相比,已經(jīng)較高,,因此各地房價控制目標按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制定,,而不參照居民支付能力,不參照房價收入比,,實際上是明顯讓人產(chǎn)生誤讀的,。因此,已出臺的控制目標應予以修正,,否則控制房價目標就會變成漲價目標,,進一步強化今年房價要上漲的預期。
上海易居房地產(chǎn)研究院綜合部部長楊紅旭稱,,國際上有三個核心指標可用于衡量樓市健康與否:空置率——主要反映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規(guī)模與嚴重程度,;租售比——主要反映房屋投資價值是否處于合理水平(即價格是否嚴重偏離了使用價值);房價收入比——主要反映房價水平是否脫離居民可支付能力,。由于當前我國房地產(chǎn)調控的重點是穩(wěn)定房價,,因此政府研究和制定出一套房價收入比的衡量體系,具有較高的現(xiàn)實使用價值,。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本質,,就是房價收入比,也即居民家庭收入水平與房價水平的匹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