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履新國資委主任不足三個月,央企重組思路已經發(fā)生微妙變化,。
本報記者11月9日從有關方面獲悉,今年屢屢被提及的要在年內把央企重組到100家以內的目標已經發(fā)生了變化,,新的提法是央企重組“具體進度要服從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需要”,。
另外,本報記者還了解到,,“集團公司+上市公司”的央企模式也正在發(fā)生變化,。根據國資委副主任邵寧的最新表態(tài),國資委未來的目標是要消滅集團公司,,“以后要逐步把包袱消化掉,,之后再把集團公司去掉,只保留中間做主營業(yè)務的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資本市場的要求進行運營”,。
“大限”有變
按照國資委此前公布的央企重組時間表,截至今年年底,,央企將減少至100家以內,。
一位與國資委關系密切的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國新公司在年內掛牌的計劃不大會改變,,但央企要由目前的120多家減少至100家以內,,“似乎時間不夠”。
根據邵寧的表態(tài),,國資委一直把重組效果而不是數(shù)量放在第一位,,如果僅為了一個數(shù)字目標而重組,不一定能保證重組效果,。
邵寧透露,,國資委主任王勇到任后主持了一個重組工作專題會議,會議認為,,央企重組的方向和目標不變,,但具體進度“要服從工作質量和效果的需要”。
“如果本著進度服從重組質量的原則,,央企縮減至100家以內至少還需要3-5年時間,。”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而今年7月份,,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央企一定會減少到100家以內,我對此有信心,�,!�
這也意味著,在這場從2003年開始的“將央企數(shù)量從196家縮減至100家以內”的接力賽中,,央企數(shù)量縮減目標將落后于國新公司的組建進度,。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與縮減央企數(shù)量相比,,國新公司的掛牌要容易很多,,“可以先成立資產管理公司,愿意進去的央企先裝進去,,然后慢慢再將其他資產裝進去,,一邊盤活一邊裝”。
按照國資委此前的說法,,國新公司的使命是加快央企整合和調整國資產業(yè)布局,,將納入一些“規(guī)模較小、微利,、效益差,、應退出市場的央企”。
對此,,邵寧做出了進一步解釋——國新公司主要是幫助劣勢企業(yè)退出,,而不是把所有大的、好的企業(yè)都放進國新公司,,國新公司的地位和其他央企都是平行的,。
邵寧稱,將被裝進國新公司的央企所具有的共同特點是:經營比較困難,,手上又沒有足夠資源,,有好的業(yè)務板塊但缺乏資金做強做大,不好的業(yè)務板塊也沒錢支付退出所需要的改革成本,。
國新公司的作用就在于“給這些公司好的板塊集中提供資源,,幫助其做大做強;幫助其支付改革成本,,盡快從不好的板塊退出”,。
如果按照邵寧所說,將被裝進國新公司的央企經營比較困難,,那么,,“小而強”的科研院所并入產業(yè)集團的重組思路則更加清晰。
此外,,少數(shù)央企雖然在規(guī)模和業(yè)績上沒有做到行業(yè)前三名,,卻在一個產業(yè)鏈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做成了壟斷地位,這樣的央企或將避免被裝入國新公司的命運,。
“去集團化”
邵寧還透露了國資委主導的央企改革方向: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把大型國企打造成一個干干凈凈的上市公司”,。
具體路徑是,逐步把包袱消化掉,,之后再把集團公司去掉,,只保留中間做主營業(yè)務的上市公司,完全按照資本市場的要求進行營運,。
邵寧所描述的國企改革“烏托邦”,,并非一個容易到達的地方。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央企存在不良資產,,且背有歷史包袱。如果要將央企打造成“干干凈凈的上市公司”,,必須清除或盤活不良資產并去掉歷史包袱,。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國資委的改革思路借鑒了歐洲國有大型企業(yè)的改革思路,,“一旦國家需要錢,,通過資本市場可以非常順利地變現(xiàn),唯一的差別是,,上市后股份歸國家,,而不是私人”。
看似與之矛盾的一點是,,一方面,,國企改革的終極目標是“去集團化”,另一方面,,央企現(xiàn)在的工作重點是加強總部建設,,重新審視集團管控模式,確保集團決策指令能準確高效執(zhí)行,。
一位國資研究人士解釋了央企在現(xiàn)階段加強總部建設的重要性,。目前,我國央企尚未完全市場化,,必須先實現(xiàn)整體上市,、主營業(yè)務非常集中,才能去掉集團公司的帽子,。
整體上市,,正是國資委積極推進的一項工作。原先,國企上市是將一部分優(yōu)質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包裝后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邵寧表示,原有的上市思路要改變,,國資委現(xiàn)在改革的方向是整體上市,,至少要做到主營業(yè)務整體上市,上市公司的產業(yè)鏈非常完整,,是一個獨立的,、可以自我運行的發(fā)展主體。
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央企只有少數(shù)一兩家初步實現(xiàn)整體上市,并且情況比較特殊,,不具有廣泛借鑒意義,。
因此,在初步具備整體上市條件的企業(yè)中設立試點,,是國資委正在考慮的方式,。
據本報記者了解,中國五礦集團已有整體上市計劃,,也是國資委重點支持整體上市的央企,。
另一個改革突破點在于,部分央企實現(xiàn)整體上市后,,國資委將探索直接持股上市公司,。據本報記者了解,國資委支持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已經沒有法律障礙,。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也曾在2009年表態(tài),,將在2010年將國資委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計劃付諸行動。
但一位國資系統(tǒng)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這項工作的進度“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快”,。
外資參與重組有望破冰
引入外資參與央企重組,也是國資委開展國企改革工作所考慮的計劃,。并且,,隨著國新公司的組建及開展資產盤活工作,外資參與央企重組有望破冰,。
今年7月份,,邵寧會見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GIC)董事鄭國枰一行時表示,歡迎GIC參與中央企業(yè)的重組改制,。GIC也對在華投資表示出強烈的興趣,。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新加坡淡馬錫公司也有意參與央企重組。新任國資委主任王勇還與淡馬錫“交情不淺”——淡馬錫與國資委曾在2005年成立一個合作小組,,中方負責人為時任國資委副主任王勇,。
上述知情人士認為,相對于其他國家的資本,,新加坡資本相對安全,,也是獲得國內政府批準率較高的外資,。
除了直接引入外資參與央企重組,,境外上市也是國資委引入外資的考慮方案。
邵寧表示,,推動央企境外上市,,是國資委推動大型國企改革的一個要點�,!斑@幾年國資委推動國企到境外上市,,主要是H股上市,這也引起很多爭議,�,!�
盡管央企境外上市之路充滿曲折,甚至有部分企業(yè)從H股撤回來在國內上市,,但國資委方面堅決認為,,企業(yè)治理水平的高低和所依托的資本市場是密切相關聯(lián)的,如果資本市場非常成熟和規(guī)范,,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管理也必然是規(guī)范的,。
除了H股外,海外業(yè)務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央企正嘗試境外上市,。據本報記者了解,,五礦集團境外資產MMG原計劃在澳大利亞上市,但考慮到監(jiān)管環(huán)境,、國資安全等,,最終選擇將MMG裝入五礦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五礦資源,這也是五礦集團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資本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