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00億轉債“航母”——中行轉債上市之后,,今年轉債市場即將迎來一艘新“巨輪”,,不超過250億元的工行(601398,股吧)轉債今日“上會”。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工行轉債“過會”已無多少懸念,,并且與中行轉債相比,,機構對工行轉債籌碼的“爭奪”將會更加激烈。
巨額需求等待釋放
機構“搶籌”悄然備戰(zhàn)
記者從多方渠道獲悉,,等待工行轉債的機構早已“厲兵秣馬”。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債券基金投資人士向記者表示,,“我們基本上要參與這次工行轉債的申購,。” 今年以來,,以債券基金為代表的轉債潛在需求機構不斷擴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7只債基所募集的資金就已接近270億,。此外,目前尚在發(fā)行和正在證監(jiān)會“排隊”待審的債券基金還有10余只,,其中不乏以“轉債”命名的基金品種,。考慮到今年各類理財產品,、企業(yè)年金等的擴容,,轉債品種的潛在需求群體更為龐大。 事實上,,從今年下半年起,,機構對轉債的關注熱情逐漸高漲。而上月發(fā)行的20億銅陵轉債更是吸引375家機構的爭相追捧,,其中包括70余只基金,,一度凍結資金高達1100余億元,。與之相比,同期參與4家創(chuàng)業(yè)板“打新”的機構只有183家,,轉債的申購風頭明顯蓋過了同期新股,。除了基金,業(yè)內人士分析,,由于估值的上漲,,保險機構對這次工行轉債的參與力度也將加大。 而對于可轉債逐漸成為市場熱點的原因,,中金報告指出,,由于股票頭寸受制于一級市場的發(fā)行節(jié)奏和網下申購鎖定期的限制,對機構投資者博弈中短期行情并不合適,。而隨著前期股市的回暖,,包括債券基金、保險,、券商,、年金等大量債券投資者紛紛對權益類品種進行“再庫存”,可轉債正是不錯的投資標的之一,。
轉債市場長期看好
工行轉債或“入市無聲”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作為繼中行轉債之后的第二只銀行轉債,工行轉債今日“過會”已無懸念,,其對市場的影響也遠不及中行轉債大,。 早在中行轉債發(fā)行之際,轉債市場的承接能力一度受到市場的懷疑,,中行轉債上市后也曾一度破發(fā),,申購回報一度并不夠理想。而從發(fā)行到上市期間,,中行正股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跌,,從而降低了轉債上市定位。 第一創(chuàng)業(yè)證券指出,,與中行轉債當時所處股市下行的發(fā)行環(huán)境不同,,工行轉債的發(fā)行環(huán)境或許略勝一籌。第一創(chuàng)業(yè)證券轉債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從基本面上看,,工行的盈利能力比中行強,盤子比中行小,,對工行轉債的估值也會有促進作用,。” “轉債的長期配置價值肯定很好,但短期內回報預期也不會太高,�,!鼻笆龌鸸緜治鰩煂τ浾弑硎尽V薪鹨苍趫蟾嬷兄赋�,,無論是個券還是整體估值來看,,目前轉債二級市場整體估值與2009年3月份前后非常相似,一些個券如新鋼轉債,,目前的平價水平與當時已非常相近,。不過,即使目前市場的轉債估值已經反映了相當樂觀的預期,,但與2009
年下半年牛市期間還稍有差距,。而隨著未來轉債的供給加速,轉債供給將再次超過需求增速,,如果沒有股市超預期的強勢表現(xiàn),,估值維持在高位存在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