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34臺機組已全部實現并網發(fā)電。
資料照片 |
中國陸上風電的高速發(fā)展是近幾年新能源行業(yè)中令人矚目的現象,如今這一趨勢將延伸至海上,。在日前召開的“2010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大會”上,,與會人士認為,隨著今年5月國內首批海上風電項目特許權招標工作的啟動,中國的海上風電發(fā)展將進入“加速期”。
沿海各省紛紛開展海上風電規(guī)劃
海上風電受到關注并不令人意外。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在中國的漫長海岸線上,蘊藏著豐富的風能資源,。二是因為海上風電占地資源少,,且靠近電力負荷中心,免去了長距離輸送的麻煩,。對此,,國家能源局在2010年能源工作總體要求和任務中明確指出:2010年,要繼續(xù)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特別是海上風電要開展起來,。 中國風能協(xié)會副理事長施鵬飛也指出,雖然近幾年來中國陸上風電取得了長足發(fā)展,,連續(xù)四年裝機容量以翻番的速度增長,,但海上風電的開發(fā)才剛剛起步,。他指出,去年中國的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僅6.3萬千瓦,,而同期海上風電發(fā)展最快的英國實現新增裝機容量30.6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89.4萬千瓦。 作為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34臺機組日前已全部實現并網發(fā)電,。東海大橋項目的順利進展也激發(fā)了其他省市區(qū)的動力,。中國水電水利規(guī)劃設計總院副院長王民浩在論壇上表示,目前已有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等多個省市區(qū)提出了各自的海上風電發(fā)展規(guī)劃,。根據這些規(guī)劃,,王民浩預計到2015年中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到2020年增長至3000萬千瓦,。
特許權招標工作啟動各方關注中標電價
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海上風電的發(fā)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規(guī)定,,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超出常規(guī)能源平均上網電價的部分,,由可再生能源專項基金進行補貼。目前,,我國陸上四類資源區(qū)的風電標桿上網電價分別為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海上風電由于安裝成本高和開發(fā)難度大,其上網電價水平應該會更高一些,。 “在補貼資金有限的條件下,,需要通過競爭機制,來促進海上風電的發(fā)展,,”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說,。就在上個月,國家能源局啟動了首批海上風電項目特許權招標工作,。據了解,,目前已經基本確定要在江蘇沿海選擇兩個近海風電項目和兩個灘涂風電項目,其中近海風電單個項目規(guī)模擬定30萬千瓦,,灘涂風電擬定20萬千瓦,,能源局準備將這100萬千瓦的四個項目同時對外招標。 根據安排,,今年9月上述四個項目將舉行投標,。到底什么樣的電價能中標,,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畢竟,,這直接關系到投資方的利益,,也關系到短期內海上風電能不能大規(guī)模推廣。目前,,一個可參考的數據是東海大橋項目的上網電價,,約為0.98元/千瓦時,較陸上風電高出近一倍,。 不過,,業(yè)界人士指出,東海大橋作為國內首個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又要趕在世博會時提供清潔能源,,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其上網電價水平并不能成為今后海上風電的標準,。實際上,,有敦煌光伏項目招標時企業(yè)低價競標的案例在前,部分人士預計最后的中標電價會低于0.98元/千瓦時這個水平,。
風機廠商躍躍欲試大功率,、高可靠性成主攻方向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海上風電的發(fā)展,,需要有可靠的風電機組支持。其成本的降低,,也有賴于風電機組的國產化水平以及技術創(chuàng)新,。“目前,,除了軸承,、變頻器等少數零部件外,中國的風電機組已基本實現本土化,,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支持海上風電的發(fā)展,,”王民浩說。 “海上風電代表了風電技術的最高水平,,其特點一是要大功率,,二是要高可靠。因為海上風電機組一旦出故障,,維修成本會非常高,,”國內最大風機制造商華銳風電副總裁陶剛表示。今年年初,,由華銳風電負責建設的“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fā)中心”正式獲得國家能源局授牌,�,!澳壳埃A銳風電提供的3MW風機已在東海大橋項目上成功運轉,,而今年四季度我們將推出第一批5MW風機,,”陶剛說。 其他風機廠商當然也不甘落后,,上海電氣風電設備公司董事長祁新平表示,,公司自主研制的3.6MW風機今年6月宣布下線。與此同時,,公司還在江蘇東臺建設海上風電設備制造基地,,預計8月竣工,年內投產,�,!吧虾k姎獾牡谝慌_5MW風機將于2011年下線,公司的目的是將風電設備打造為繼火電設備之后的又一個百億產業(yè),,”祁新平說,。 對于國家主流風機廠商對海上風電的熱捧,施鵬飛在肯定之余也表示了謹慎,,“目前有能力發(fā)展海上風電的國家并不多,,國外曾出現過嚴重的事故,如變電站被燒壞且一修就是半年,、幾十臺風機全部拉回到陸上修理等,。” 業(yè)內人士指出,,發(fā)展海上風電是一個“欲速則不達”的過程,。“歐洲第一臺5MW風機,,2004年就在陸上試運行,,2006年裝到海上,2008年才正式投入運營,,前后歷經五年,”施鵬飛說,,中國的海上風電肯定是要發(fā)展的,,前景也是不錯的,但短期內大家期望值不要太高,,要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
世行報告:中國海上風電面臨五大挑戰(zhàn)
隨著中國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工作的啟動,業(yè)界認為2010年將成為中國海上風電的發(fā)展元年,。世界銀行6月間專門出版報告,,認為中國政府計劃在資源豐富且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區(qū)擴大陸上風電規(guī)模,,在東部沿海開展潮間帶風電項目試點,并啟動中深海域的風電場開發(fā),,其戰(zhàn)略是切實可行的,。
歐洲海上風電一枝獨秀:份額最大 技術領先
從上世紀90年代末,丹麥建立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風電場以來,,世界海上風電的發(fā)展一直踟躕不前,,主要原因是技術復雜,安裝運行成本高,,不為開發(fā)商所看好,。但歐美在海上風電技術研發(fā)方面的工作卻沒有停滯,一個個技術難關不斷被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