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臺灣地區(qū)曾發(fā)生過三次股災,,以1990年那次最為慘重,,股指從1985年7月的636.02點開始上漲,,漲到1990年2月的12682.41點,55個月內漲幅近20倍,。然后逆轉而下,,到1990年10月跌到2485點,不到8個月跌萬點,,損失約等于當時臺灣的GDP總值
(4兆臺幣元),。
那場股災讓許多股民多年積蓄毀于一旦,重創(chuàng)了臺灣社會,。但并不像日本同期股市泡沫造成“失去的20年”,,我國臺灣經濟卻在上世紀90年代以后成功地從出口加工和貿易,轉型為半導體,、信息技術,、光電和通訊等為主的高新產業(yè),經濟增長從80年代的10%轉向了6%的“中高速”增長,。
這其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fā)展,扶持了一大批高科技企業(yè)(如華碩,、宏基,、聯華電子),助推臺灣產業(yè)升級,,順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
1990年的臺股牛市到達頂部前,投資者結構以散戶主導,,占比超過90%,。當時臺灣幾乎每個家庭都參與“股市狂歡”,存款大搬家,。由于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持續(xù)貿易逆差,,結匯后流動性過剩,股市和樓市成為新投資場所,。同時,,杠桿融資特別盛行。臺灣上世紀80年代地下金融非常猖獗,,并利用日本老鼠會的方式高息吸引游資,,鴻源與龍祥兩家最大地下錢莊吸收資金高達1000至2000億新臺幣,甚至超過本地銀行存款規(guī)模,。由于存款利率太低,,地下金融吸收了包括退伍軍人和退休人員在內的大量儲蓄資金。另外,,臺灣存在大量的非官方保證金交易,,信用交易占4成,,給股市帶來了更大的杠桿系數和不穩(wěn)定性。
散戶為主,,加上地下金融猖獗和杠桿交易,,造成股市投資非理性。1985年,,臺灣股票的周轉率為68.09%,,1989年則達590.14%,堪稱世界上最高周轉率,。1988年,,臺灣股市成交總值達7.9兆臺幣,,為該年我國臺灣地區(qū)經濟規(guī)模(GNP)的200%多,,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僅為35%。臺股成交量之大,,在當時僅次于東京,、紐約、倫敦,,位列全球第四,。1989年8月28日單日1946億臺幣的成交值,創(chuàng)下當時的世界之最,。
在投機濃烈和監(jiān)管不周的環(huán)境下,,券商聯合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股友社坑害股民、非法經營融資融券,、向股民提供當日沖銷買空賣空業(yè)務等司空見慣,。當時,熱捧的盈利模式就是操縱股價,,一些在其他市場本應摘牌退市的公司被大玩家相中而成為熱門,。比如,一家在臺北經營一間破舊酒店和一座野生動物園的公司“六福發(fā)展”,,其股票在被莊家操縱后,,一個月內連續(xù)19個漲停、上漲近2倍,,公司市值達到8.3億美元,,超過當時紐約的廣場酒店、香港的文華東方和曼谷東方這三家當時世界一流酒店的市值總和,。
1988年,,財政主管郭婉容決定課征證券交易所得稅,造成股市連續(xù)下跌19天,,最終政府被迫以出臺提高免稅額及減半征收等措施妥協(xié),,讓股民對政府貫徹制度的決心大打折扣,,投機更加大膽。瘋狂的股民,、失控的券商,、無力的監(jiān)管,再加上大戶以及公司大股東操縱等因素,,使臺灣股市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賭場”,。股災發(fā)生后,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關聯交易,、交叉持股和股票違規(guī)質押融資等問題全面暴露。為防止系統(tǒng)性風險,,臺灣當局除及時采取調降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存款準備率外,,還成立了國家安全基金和銀行護盤基金,,吸收退撫基金、郵政儲金,、壽險資金和公營銀行等,,在股市大起大落時逆向操作以穩(wěn)定市場。
痛定思痛,,臺灣當局下力氣做實實體經濟,。上世紀90年代以后,利用大陸轉口貿易繁榮的機會,,臺灣大力搞基建和科技園區(qū)(如赫赫有名的新竹科技園區(qū)),,順利實現了產業(yè)升級和貿易轉型。同時,,大力發(fā)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構建包含OTC
市場、上柜市場(相當于大陸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市場等多層次直接融資體系,,同時強制推行“先興柜后上柜、上市”的上市模式,,助推中小企業(yè)和科技企業(yè)培育,、成長和創(chuàng)新。
同時,,臺灣于1990年底出臺QFII政策,、發(fā)展共同基金,旨在提高機構投資者的比重。1994年以前,,境外機構持股占比不到2%,,1998年也才剛超過4%。但隨著新興行業(yè)成為上市公司主力(2013年半導體行業(yè)占比24%),,臺灣股市在1996
年被納入MSCI 國際指數,,機構投資者開始壯大。截至去 年5月,,外資持股市值占比34.85%,,加上共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占比超過了60%,。
在金融創(chuàng)新復雜,、實干氛圍不足的今天,面對非理性交易存在嚴重的系統(tǒng)性風險,,貨幣政策給予及時止血救助,,我國臺灣股市是個比較突出的實例。美國歷史上兩次“黑色星期一”和2008年“次貸”危機也是如此,。當然,,止血后還須及時啟動改革,,一方面設法夯實實體經濟發(fā)展的基礎,,讓身體(盈利)不要遠離靈魂(估值),特別致力于真正的產業(yè)轉型,。在推進這些政策的過程中,,政府在股市中的角色不是保姆,也不是救火隊,,而是致力構建良好的環(huán)境,,包括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風險教育和培育機構投資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