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尚冰日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宣布,,今年底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等主要城市的寬帶用戶平均接入速率提至20Mbps,,其他城市提至10Mbps,力爭年底前手機流量平均資費水平和固定寬帶單位帶寬平均資費水平同比下降30%左右。當天,,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公布了各自的提速降費方案,。
網絡在社會生活和經濟交易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但是我國的寬帶網絡網速慢,、資費高的問題卻一直存在,,運營商規(guī)定的流量用不完就清零的“霸王條款”也屢遭詬病。
此次在工信部的主導下,,三大運營商齊推提速降費措施,,盡管這一方案公布后,市場上仍存在吐槽,,認為其缺乏誠意,,但就降低的資費幅度來說,還是較為可觀的,。不過,,推動這次提速降費方案出臺的,是李克強總理近日對寬帶網絡“又慢又貴”,、流量清零等現(xiàn)象提出的批評,。
寬帶網絡作為一種消費品,其價格本應由市場決定,,而當一個產品需要由市場決定時,,一個前提條件是市場必須有充分的競爭。但我國的網絡通信行業(yè)基本上由三家央企瓜分,,它們的產品定價統(tǒng)一由工信部決定,,這實際上抹殺了三家央企本來已經很稀少的競爭因子。正是由于這個緣故,,盡管消費者對寬帶網絡“質次價高”很不滿意,,但面對其鐵板一塊的“價格同盟”,又顯得無可奈何,。
網絡提速降費要由總理喊話推動,,說明這個行業(yè)嚴重缺乏市場因素,其定價也因此不能準確地反映供求關系,。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此次三大運營商即使作出了提速降費的決定,消費者仍有很多不滿,。與其說不滿的是提速降費力度不夠,,不如說消費者是在對三大運營商壟斷格局發(fā)泄不滿,。只要這種市場結構沒有改變,消費者對寬帶網絡產業(yè)的吐槽就很難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