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國發(fā)布一份調查報告說,,每個德國人年均扔掉81.6公斤的食品,,食品,、農(nóng)業(yè)與消費者保護部部長艾格納呼吁人們改變浪費食品的不良習慣,。幾乎與此同時,,瑞士全民公決否決了將法定帶薪假期從每年4周增加到6周的提案,。德,、瑞均是經(jīng)濟實力強勁,、人民生活富庶的國家,,而且在當下金融危機背景下境況較好,卻再次倡導勤儉之風,,令人深思,。 艾格納的呼吁源于該部委托斯圖加特大學開展的一項調查。調查顯示,,在德國私人家庭每年扔掉的全部670萬噸食品中,,約有65%是可以食用的正常食品。據(jù)估算,,德國每年丟棄浪費的食品造成的損失達216億歐元(約合1800億元人民幣),,人均損失235歐元(約合1955元人民幣)。其中原因有大包裝食品更便宜的促銷方式,,也有德國食品標準過于嚴格,,而實際上保質期過后只要存放得當,、近47%的食品仍可食用卻被棄用等不良消費習慣。艾格納說,,這樣的“垃圾山我們承受不起”,。 瑞士公決中,正反兩方意見激烈沖突,。贊成增加假期者,,以工會為代表,理由是工作壓力夠大,,員工病假已多,,因此每年造成的損失達83億歐元。資方針鋒相對,,認為增加假期將使工資成本增約2%,,進而損害瑞士經(jīng)濟競爭力,不利于克服金融危機,。結果,,近70%的人投票否決。分析認為,,這一結果再次反映了瑞士人崇尚勤奮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瑞士《日內瓦時代報》稱,在歐債危機之下,,瑞士人明白“消費不起這樣的高福利”,。 以前聽說德國的家庭主婦有個秘密,即不說自己去過阿爾迪(一家廉價連鎖超市),。但到德國后,,筆者經(jīng)常看到一些婦女拎著阿爾迪的購物袋走過街頭,。3年前,,曾有一本教人省錢的書《窮人生活在柏林》出版,至今在亞馬遜網(wǎng)上書店的社會類欄目依然位置居前,。 其實德國人勤儉是出了名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德國均百廢待舉,,但恢復很快,,固然有像馬歇爾計劃等外部“輸血”因素,但勤儉功不可沒,。兩德統(tǒng)一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德國經(jīng)濟持續(xù)低迷,失業(yè)率一再攀升,。施羅德政府為此提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方案,,削減政府預算,、降低失業(yè)保險金、放緩改善工人福利,。這些措施提高了德國的勞動生產(chǎn)率,,也迫使普通民眾轉變消費方式。筆者常逛德國的跳蚤市場,,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給兒童買一兩個歐元一件的衣服,、玩具,問他們?yōu)楹尾毁I新的,,答復常常是,,既省錢又能滿足孩子需求,何必花冤枉錢,?金融危機讓德國人更加勤儉,,并且對自己的“摳門”表現(xiàn)坦然。 歐債危機爆發(fā)后,,德國力主歐洲國家靠節(jié)儉度過危機,。今年3月,25個歐盟成員國簽署財政契約,,決定嚴肅財政紀律,。為示“以身作則”,德國政府決定,,今后兩年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和社會福利,,有望在40年來首次實現(xiàn)預算平衡。 中國古語有云“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德國諺語也說“不勤無以獲”,、“勤儉能發(fā)家”。勤儉在很多國家都是被稱頌的美德,,不僅構成優(yōu)秀價值體系的一部分,而且對物質世界具有積極影響,�,!睹绹螌W學報》發(fā)表的研究報告證實,重視節(jié)儉的價值理念有助于經(jīng)濟增長,。最近幾年的國際金融危機掀起了對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模式的重新探討,,一些國家的透支消費、超前消費模式飽受批評,。在新“緊縮時代”,,勤儉之風回歸漸成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