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稱安信地板“甲醛嚴重超標、劣質有毒”的網(wǎng)帖,,把該地板生產商安信公司和采購方萬科公司都推至風口浪尖。 危機之下,,兩家公司都迅速予以應對,。安信表態(tài),將積極配合相關質檢部門的產品檢驗,;萬科表示,,事情一旦查實,萬科將承擔全部責任,,全部更換涉事地板,,并對業(yè)主進行相應補償,包括誤工費,、臨時安置費等,。 應該說,萬科的危機公關水平,,比起以往一些企業(yè)在類似事件中的應對要高明許多,。但細一推敲,萬科就此事的回應中仍有一些被粗糙忽略的東西,。誤工費,、臨時安置費,都是“一旦查實”后更換涉事地板時所發(fā)生的費用,�,?伞耙坏┎閷崱保蠊麅H是更換地板這么簡單嗎,?對于那些已經入住的業(yè)主而言,,地板可以更換,費用可以核算,,但人們健康因此遭受的損害怎么核算,? 對這個問題如此關切,因為我住的房子恰恰就屬萬科公布的涉用安信地板的樓盤,。我不厭其煩地盤問,,一是出于對自身及家人健康的考慮,二是想通過回顧當初購房的過程來梳理一下疑似問題地板究竟是如何過關斬將終而鋪到腳下的,。 我2009年底購買了萬科的一套裝修房,,2010年初驗收交房。購買裝修房好處在于可即刻入住,不必像買毛坯房那樣得為裝修操心�,,F(xiàn)在看來,,麻煩也正是起于圖方便。就以當初驗房為例,,在程序上無非是先赴物業(yè)查驗相關資料,,接著自帶工具去房屋實地檢查,最后在房屋驗收單上簽字,。 可問題是,,我購買的是裝修房,但驗房當日在物業(yè)所查驗的資料,,即“兩書一表”(《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竣工驗收備案表》)卻與毛坯房別無二致,。無論是住宅質量保證書,,還是住宅使用說明書,都沒有關于房屋裝修污染檢測的相關細則,。 在實地檢查過程中,,我雖可以憑自帶的錘子、卷尺,、電筆等對房屋的硬件粗粗查驗一番,,甚至可以用腳跺跺地板檢驗其牢固程度,卻無法光憑鼻子去嗅出裝修用的地板是否甲醛超標,。事實上,,我當初也的確對裝修材質是否有污染產生過懷疑,也有過請專業(yè)空氣檢測機構的念頭,。然而鑒于萬科品牌良好口碑,,加之請專業(yè)機構必須提前預約,猶豫再三我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事后盤點,,驗房時沒有請專業(yè)空氣檢測機構,或許正是疑似問題地板成功突圍的關鍵,。如果有專門機構的介入和幫助,,我當時就可以獲得地板甲醛是否超標的一手數(shù)據(jù)。有則要求改之,,無則安心入住,,無須現(xiàn)在為質檢部門將于2月27日公布的檢驗結果惴惴不安。 絮絮叨叨說這些,,想必能代表眾多業(yè)主當下的心理處境,。在“問題地板”整個因果鏈條中,,他們恰恰是處于最被動、最低端的位置,。地板究竟有沒有問題,,若有問題安信與萬科誰該負責,有待相關調查的深入,。但人體健康的容錯區(qū)間畢竟是很小的,,何況面對的是甲醛之類的殺傷性武器。 在這個企業(yè)誠信和商業(yè)倫理不斷遭到質疑的時代,,消費者若不能憑一己之力排除隱患,,把希望寄于他人尤其是售賣方,多少是要冒些風險的,。這聽起來有些荒唐,我花錢購買了商品,,為了自身的絕對安全,,我居然還有義務花錢去找人來檢驗這個商品的質量,牛奶,、食用油如此,,房子亦如此。否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