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離開國美,,從開始便已注定,,而關鍵時間點就是杜鵑資產解凍。正如陳曉當初的行為并不是對黃光裕的背叛,,黃光裕方面如今的行為也說不上道德欠缺,,離開狹義的道德江湖,,我們才能在上市公司治理與職業(yè)經理人的天地里,看得更透徹一些,。
資本時代就是如此,,以日后資產是否增值為惟一的博弈目標考量。這是市場理性博弈的必然結果,,沒有人愿意魚死網破,。從這一點說,資本市場脫離了瘋狂的道德攻擊,,向理性方向邁進了一步,。
中國家族式的上市企業(yè)不可能允許職業(yè)經理人獨掌大權,更何況這個經理人還不被信任,。陳曉離開,,才能讓黃氏家族安心,。
去年9月15日,貝恩資本實施了15.9億元“債轉股”,,正式成為國美電器的第二大股東,,黃光裕夫婦持股比例被稀釋至32.47%。之后貝恩資本宣布支持陳曉方,。兩大股東的爭奪,,將導致國美根基動搖,如果黃光裕方對董事會決議動輒投反對票,,或者將未上市門店剝離出去重新成立公司,,對于國美將是致命打擊。作為財務投資者,、久經資本市場風雨考驗的貝恩資本顯然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發(fā)生,。
黃光裕入獄之后,國美歷經三部曲:第一步由陳曉出面實行人機分離模式,,確保國美不會出現(xiàn)機毀人亡的慘劇,。貝恩資本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的;第二步通過黃陳之間的博弈,,給貝恩資本與黃光裕之間畫出底線,,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絕對不會觸碰,如黃光裕方面的控股權與對公司經營的控制力,,如貝恩資本希望獲得的溢價,;第三步陳曉出局,進入黃光裕方面與貝恩共同執(zhí)掌的時代,。
從國美的一連串博弈可知,,惟一能夠與中國大型民營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抗衡的,是資本的力量,,而不是職業(yè)經理人,。即便張大中出任國美董事會主席,國美都不會因此打上張氏烙印,。陳曉帶領國美走出黃光裕入獄事件的陰影,,而張大中則帶領國美走上正常經營軌道,國美會就此走向常態(tài)化,。
中國的企業(yè)很少因為職業(yè)經理人吃虧,,只有在與投行簽署對賭協(xié)議、購買金融衍生品時,,才會為日后被掃地出門埋下伏筆,。蒙牛就是前車之鑒,牛根生不得不以萬言書請求國內企業(yè)家們的幫助,,以免蒙牛落入外資之手,。這次陳曉在前臺與黃光裕方面博弈,,最得益者是貝恩資本,他們讓貝恩資本以低價成為大股東,,實行了債轉股,,還為貝恩資本畫出了一條經營紅線。
國美事件的前后傳遞出中國的現(xiàn)實,,市場規(guī)則在進步,,可以做到人機分離保護企業(yè)生存權與投資者的利益,國美在香港上市利用相對完善的香港規(guī)則,,幫了自己的大忙,;但市場文化沒有變,職業(yè)經理人從大戶的管家向獨立品格轉變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