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調進入中國的美國最大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近日宣布關閉其在中國的全部9家門店及上海零售總部,,未來重點投資五星電器來角逐中國市場,。(據2月22日《新京報》) 關于百思買的退出大家眾口一辭:因為百思買未能“入鄉(xiāng)隨俗”。在我看來,,更是其“獨善其身”的結果,。眾所周知,國內家電零售商與供貨商的摩擦一直有,,各種“苛捐雜費”讓供貨商們怨聲載道,。另外,菜市場似的購物環(huán)境,,也讓很多消費者不舒服,,來自各個供貨商的促銷員相互之間競爭激烈,讓消費者想隨便看看都很難,。 百思買一直強調“顧客體驗”,,導購員身上標志性的藍T恤,曾被視為中國家電零售業(yè)最佳服務的象征,。但畢竟,,價格才是中國家電消費市場最核心的競爭優(yōu)勢。很多想體驗百思買一流服務的顧客,,去了以后很滿意,,但一問價格就直搖頭。 難道百思買不懂得價格因素的重要性嗎,?要知道百思買在日本混得也很慘,,因為日本男人基本不會去置辦家電,而日本女人對價格非常敏感,。事實是,,百思買沒辦法把價格降下來,因為其經營模式決定了運營成本居高不下,。 與國內其他家電賣場慣用的招租模式(或者叫類金融模式)不同,,百思買買斷各家電品牌的經營權,規(guī)規(guī)矩矩扮演一個零售商的角色,。這種經營模式雖然減少了賣場與供貨商之間的摩擦,,避免了“進場費”問題,但成本卻上來了。此外,,家電供應商不需要派促銷員,,百思買統(tǒng)一聘請導購員,這又是一大筆開支,。而最重要的是,,高成本運營下,又趕上中國家電零售業(yè)的擴張黃金期已過,,百思買的開店速度猶如蝸牛爬行,。 門店數(shù)量上不去,渠道資源掌控不足,,百思買的話語權就小,,和供貨商的議價能力就低,就不可能拿到和國美,、蘇寧一樣的優(yōu)惠價,。運營成本又居高不下,拼價格肯定干不過其他幾個家電巨頭,。 在門店數(shù)量不足的情況下,,百思買的體驗消費優(yōu)勢沒法發(fā)揮出來,而相比國美,、蘇寧的價格優(yōu)勢,,它又沒得比。這就造成了百思買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 百思買在改變國內家電零售商和廠家,、消費者的關系,看似很超前,,也有可能走到最后,,只是沒趕上好時機。另外,,在經營的方式上過于死板,,不懂得“入鄉(xiāng)隨俗”,,而是“獨善其身”,,不愿意“同流合污”。 百思買在中國走得很孤獨,,其子公司五星電器能否以“中國模式”繼續(xù)前行,?尚未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