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人民日報》報道,,建設幸福城市,,提高居民幸福指數(shù),成為今年地方兩會的熱議話題和施政導向,,如北京提出“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重慶提出要成為“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地區(qū)之一”。 那么幸福城市的評判標準是什么呢,?筆者很贊成廣東省長黃華華說的話“幸福要有一套絕大多數(shù)人都能接受的指標,�,!毙旁账寡�,,只有廣大市民都說幸福,城市才是幸福的,。記得西方一位哲學家說過:“城市幸福嗎,?請問問乞丐�,!本尤嘶h下的乞討者是城市最位卑一族,,如果連他們都有幸福感,城市焉能不幸福呢,? 近年來,,城市幸福指數(shù)評選成為時髦,如國家統(tǒng)計局連續(xù)四年評出“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但每年都受到一些網(wǎng)民可信度質疑,,關鍵原因是對城市底層的民眾調查和信息取樣不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困難群眾對城市的冷暖和酸甜苦辣感受最具體、最敏感,、最強烈,,他們覺得幸福,這個城市肯定是幸福的,。 增強幸福指數(shù)被許多地方寫入“十二五”規(guī)劃,,這說明打造城市幸福已成為執(zhí)政者和老百姓的共同期待,反映了廣大群眾在物質條件改善后更高的幸福追求,,也反映了執(zhí)政者在高層次上謀求民生利益的愿景,,兩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令人欣慰,。 但正如黃華華所言,建設幸福城市要有一整套絕大多數(shù)市民所接受所認可的考核指標,,而不是空喊口號,。尤其要躬親下問包括農(nóng)民工、乞討者在內(nèi)的底層民眾,,他們說幸福,,城市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一個廣義概念,,不同的人對幸福的感悟會有差異,,幸福城市的標準可能包羅萬象,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但筆者以為,核心指標應是老百姓收入年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社會文明的進步離不開物質條件的改善,,保證群眾獲得比較滿意的收入是幸福城市的“綱”,綱舉才能目張,。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信息,,2010年我國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邁向高收入國家,但國民工資并未“高收入”,。不久前召開的遼寧省政協(xié)會議上,,不少政協(xié)委員批評“GDP像火箭一般往上躥,百姓收入增長卻慢如蝸�,!�,。 此言切中要害,如果百姓收入繼續(xù)如同蝸牛爬行,,建設幸福城市就沒什么意義,,畢竟在高成本的城市,大多數(shù)工薪階層收入無明顯增長,,他們就無法體味到物質生活的幸福,。故,打造幸福城市的重中之重是富裕百姓的“錢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