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北京大學的學者以“憲法與行政法中心”的名義向國務院法制辦遞交一份建議書,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稿)》提出修改意見,,共涉及11個方面,包括13個條文修改和增加兩個條文,。在此之前,,這個中心的學者已進行了為期十天的準備。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已經(jīng)面向社會公開征求了兩次意見,,收到了成千上萬條來自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應該說,各種意見和建議對于這一《條例》的討論已經(jīng)比較充分了,,但是,,這次北京大學的學者們的建議書,,仍然具有新意和不可忽視的意義,。這個建議書的最大亮點,我以為,,就是最大程度地要求在立法上必須遵循“比例原則”,。 誠如“誠實信用”原則被視為民法中的“帝王條款”一樣,“比例原則”在國外的行政法律中,,也被視為行政法中的“帝王條款”,。通常認為,比例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應兼顧行政目標的實現(xiàn)和保護相對人的權(quán)益,,如果行政目標的實現(xiàn)可能對相對人的權(quán)益造成不利影響,,則這種不利影響應被限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和限度之內(nèi),二者有適當?shù)谋壤?/STRONG>比例原則分為三個小原則,,其一是“合目的原則”,,就是實施行政行為必須基于合法的目的,并且手段也必須合法,;其二是最少侵害原則,,就是實施行政行為必須采取對民眾權(quán)利最少侵害的方式;其三是成比例原則,,就是行政行為所采取的措施,、手段與其所達到的目的之間必須合比例或相稱。 “比例原則”體現(xiàn)在房屋征收立法上,,我認為有這么幾點:其一是房屋征收要符合正當目的,,強制征收要是為“公共利益”,并且要公平,、公正,,非為“公共利益”的拆遷,則必須自愿和公平;其二是房屋征收要盡量減少對房屋產(chǎn)權(quán)人的侵害,,不是必要的征收就不能進行,;其三是房屋征收的補償要成比例,補償?shù)姆绞揭嘣�,,并且補償標準要合理,、公平,不能因為征收而使被征收人利益蒙受重大損失,。 北京大學學者的建議中,,也處處體現(xiàn)了“比例原則”:比如他們建議第2條中添加上第一次公開征求意見稿已有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進行征收,建議“非因公共利益而需要在他人房屋所占的國有土地上從事建設活動的,,應當按照自愿,、平等、協(xié)商原則與房屋所有權(quán)人訂立房屋和相應土地使用權(quán)轉(zhuǎn)讓協(xié)議,,并依法辦理有關(guān)審批事項”,,就是為了體現(xiàn)征收必須有正當目的;他們建議增加“通過其他方式可以實現(xiàn)征收目的的,,不得征收,;確需征收的,應選擇對被征收人損失最小的征收方案”的條款,,就是為了實現(xiàn)“最少侵害原則”,,讓公眾的利益不被隨意損害;他們建議增加“對因征收房屋造成被征收人或承租人的停產(chǎn)停業(yè)損失的,,根據(jù)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chǎn)停業(yè)期限等因素給予補償”,也是體現(xiàn)了“成比例原則”,,讓每個為公共利益而犧牲自身利益的公民都能得到合理的補償,。 事實上,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法律文本上,,必須體現(xiàn)“比例原則”的思想,,并非北京大學學者所獨家創(chuàng)造,北京盛廷律師事務所在不久前提交的一份名為《不動產(chǎn)征收與搬遷法》的建議稿中,,就提出“在不動產(chǎn)征收應當遵循的原則中增加比例原則,,即在遵循公正補償原則、程序正當原則的同時,,如果通過其他方式能實現(xiàn)征收目的,,不得啟動征收程序;征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因此,“比例原則”應當貫徹到新《條例》當中,,可謂是許多有識之士的共識,。 只有體現(xiàn)“比例原則”的行政法律,才能稱之為“善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也不例外,。接下來,我們就期待著立法者能從善如流,,認真吸收學者建議中的合理成分,,讓新的《條例》更為人性化,更為公平,、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