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日前指出,,“評價調控政策,關鍵要看對調控的目標定位如何,,我們現(xiàn)在缺乏一個共識,,如果目標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那么調控已很有成效,如果是降低房價,,那么顯然還有待努力,。” 調控是2010年中國樓市繞不過去的關鍵詞,,但至今卻沒有一個官方機構系統(tǒng)評估和總結一年來的調控得失,,讓人遺憾。筆者認為,,上述言論給了我們三個啟示: 其一,即便出臺“新國五條”鞭策地方政府落實“國十條”,,但效果仍然很不理想,,截至11月底,僅有15個城市出臺了實施細則,。難道說其他城市房價不高嗎,?不需要宏觀調控嗎?顯然不是,,而是基于土地財政需要不愿遏制房價上漲,。對不出臺配套細則的地方政府是否要問責?值得深思,。 其二,,15個城市開出了各自藥方,既有對癥藥,、常備藥,,又有長效藥,看上去在標本兼治,,但實施情況如何,、效果怎樣,卻不見相關城市公開披露,。在房價持續(xù)上漲,、地王爭奪激烈的背景下,公眾有理由追問:地方政府出臺實施細則究竟是真心調控還是“紙上調控”,?筆者以為,,每個地方政府都應該亮出自己的調控清單,把實施情況,、調控效果告之公眾,,尊重公眾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宏觀調控最后不了了之,。 其三,,有關專家對調控成效進行了評估,但評估結論缺乏說服力,。顧云昌稱,,評價調控政策,關鍵要看對調控的目標定位如何,,我們現(xiàn)在缺乏一個共識……其實,,這個共識早就有:就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但從今年宏觀調控以來的房價漲幅來看,,可以說“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這一目標沒有達到,,因此,“如果目標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那么調控已很有成效”這話就缺乏說服力,。 今年以來,很多城市房價增速遠超CPI,。以北京為例,,北京房價11月份同比增長9.1%,而北京CPI在11月份同比上漲4.3%,。再從房價收入比等標準觀察,,房價依然在瘋狂上漲,這是誰都不可否認的事實,。不久前,,社科院發(fā)布的房價泡沫調查結論,就是房價瘋狂上漲的另一種注解,。顯然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目標沒有實現(xiàn),。 顧云昌之所以說“遏制房價很有成效”,是因為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huán)比上漲0.3%,,“漲幅縮小”,,但這一統(tǒng)計結果對北京、上海等單個城市來說沒有什么實際意義,。而且,,廈門、福州,、�,?诘榷鄠城市的限購政策即將到期,再加上高價樓盤預售“開閘”,、扎堆上市,,今后幾個月70個大中城市房價漲幅很有可能遠高于11月份。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地方政府不積極出臺配套細則,,還是天價地王不斷出現(xiàn),,或是房價漲幅、泡沫狀況,,都可以證明一點:宏觀調控未達到預期效果,。準確地說,樓市調控大致有兩個目標:一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讓房價平穩(wěn)運行,;二是讓房價下降到合理水平。第一個目標沒有達到,,自然談不上第二個目標了,。顯然,無論是監(jiān)管者,,還是專家學者,,不但要主動總結評估調控得失,而且要客觀進行評估,,評估結論要能說服大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