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治周末》報道,,10月13日上午,,國土資源部通報了5起國土資源違法案件的查處結果,其中包括四川省簡陽市政府違法批地案,。此前,,簡陽市所屬的地級市資陽市已為此事開出了一份罰單:簡陽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段成武黨內警告處分,,調離市長崗位,;此外,包括一名副市長和國土局局長在內的多名官員被給予紀律處分,。段成武是8月18日被宣布免職的,,但卻同時得到了當地組織部門的“高度評價”。而在8月24日,,他在資陽市人大常委會的會議上被任命為資陽財政局局長,。 簡陽市政府違法批地案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不良影響,對此事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的原市長卻能一邊接受黨紀處分,,一邊得到“高度評價”,,這是怎么回事?更為蹊蹺的是,,這個受了處分的干部不到一周就公然復出,,由一個縣級市的市長到一個地級市的財政局局長,級別雖沒變,,但顯然是在更大的舞臺上得到了“重用”,。這又是什么樣的官場邏輯? 在外人的眼里,,段成武的仕途軌跡有些怪異,,但在能夠決定他去留的上級領導眼里,這件事卻是勢所必至,,理所應當,。從8月18日當地組織部長的講話中,能夠清晰地看出上級對段成武的看法,。段成武在違法批地中所犯的過失并沒有被重點言及,,反倒是其“政績”得到了醒目強調,說是在他擔任簡陽市市長期間,,簡陽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更加和諧穩(wěn)定,“段成武同志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庇辛诉@樣的鋪墊,他的閃電復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從一個官員的個人進退,,可以窺見地方政府在干部任用和行政審批中的微妙心態(tài)。首先,,土地違法審批雖然被民間視為嚴重的非法行政行為,,是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畸形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同時也被中央政府高度重視,,三令五申地謀求根治,,可是在已形成“土地財政”依賴的地方政府眼里,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問題,,有些官員甚至會認為:如果不在土地審批問題上想點“從權”的辦法,,怎么能加快土地的開發(fā)使用、促進地方經濟發(fā)展呢,?所以地方查處此類問題的態(tài)度總體上并不積極,,即使有些地方“運氣不好”被上級查到了,在處理相關官員時也是煞費苦心,,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并不真正傷其筋骨,。其次,,地方政府的一些介于違法和合法模糊地帶的“敏感”決策往往都是“集體決定”的,而且未必沒有與上級領導取得默契,。東窗事發(fā)之后被問責,,也是一干人共同承擔責任,不會一個人吃不了兜著走,。而其直接領導對于那些善于搞經濟,、勇于“打沖鋒”的干部常有回護之心,否則到了另一個需要“攻堅”的所在,,可能就再也沒有人披堅執(zhí)銳了,。 回頭來看,,資陽市對段成武的處置就很有技巧:只有“黨內警告處分”算是一項懲戒措施,但又并不能制約受處分者的另有任用,。而在段成武去職一事上,,用的不是“引咎辭職”和“責令辭職”,甚至不是“免職”,,而是“調離市長崗位”,。這樣一來,中央《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guī)定》第十條:“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的黨政領導干部,一年內不得重新?lián)闻c其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就再也無法擋住其平級調動了,。可以說,,資陽方面處理此事的做法很老到,,雖然去職一周就復出顯得刺眼,但在程序上并沒有留下明顯的破綻,。公眾縱然有一萬個不滿意,,似乎也很難找到有力的抓手改變事件的進程。 以往有些被問責的官員閃電復出,,在洶洶民意的討伐下再度落馬,。而對段成武的問責看上去像是明貶暗褒、愚弄民意的“戲法”,,它明白無誤地折射出土地違法的問責不力,。10月13日,國土資源部還對社會通報了2010年前三季度國土資源領域違法違規(guī)形勢:基層政府在國土資源違法違規(guī)中,,已經越來越多地占據主導地位,。如果違法官員總是在官場心照不宣的法則下得到庇護,如果問責程序總是在“能吏”的閃展騰挪中被消解,,問責還有多大的意義,?土地違法狂潮如何得以遏制?這都是需要認真思考,、作答的現(xiàn)實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