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的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各自提升25個基點。這個政策,,有望給予目前逐級走高的物價指數(shù)澆點冷水,。但是,近日某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指出,,由于中國近期仍然可維持9%的經(jīng)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警戒線不應(yīng)該局限于3%,而是可以提高到4.5%,,是社會可以承受的,。而就在幾天之前,某研究院發(fā)出報告,,建議政府對價格控制的目標不宜定得太低,,可考慮上調(diào)至4%左右。同在10月中旬,,某部門的宏觀經(jīng)濟學會秘書長接受中新社記者的采訪時也說,,中國須忍受更高的物價上漲率。 經(jīng)過連續(xù)多年來的房屋價格上漲,,以及今年初以來的農(nóng)產(chǎn)品漲價,,從第二季度起的大中城市的房租價格上漲非常明顯,買不起房子的一族又進入租不起的一族,。最近,,有關(guān)部門又發(fā)布了階梯電價方案的征求意見稿,,但是該方案實際上與老百姓的實際情況相差很遠,給人感覺就是一個“漲價”的方案,。這種基礎(chǔ)產(chǎn)品的漲價行為,,將引起另一輪的物價上漲。因此說,,實際上2010年,,是物價指數(shù)上漲非常快的一年,。 近些年來,,中國的通脹目標定在3%,。然而老百姓對于物價的真實感覺遠不是這么個數(shù)字,。如果再把通脹容忍的目標定為4.5%,那么通脹目標提高的幅度實際上就高達50%,。如果這個建議真的付諸實現(xiàn),,那么老百姓實際感覺的中國的通貨膨脹未來可能會達到惡性的程度,因此,,這個建議非常脫離民生狀況,,是不負責任的。 首先,,這個建議不利于管理通貨膨脹預期,,會加劇惡性通脹預期的形成。把通脹率的容忍度提高,,并不是通脹就不存在了,,而只是決策者假裝看不見和聽不到而已。這種建議如同鴕鳥式的心態(tài),,以“掩耳盜鈴”的方式來無視通脹現(xiàn)象及其對于民生的傷害,,將加劇問題的復雜性。管理通脹預期,,實際上就是要降低人們對于未來通貨膨脹的預期,,然后就是要阻隔通脹預期與實際通脹的聯(lián)系紐帶,最后還要停止可能導致通脹的因素作用的發(fā)揮,。 但是,,提高通貨膨脹的容忍度,無疑是直觀的告訴人們,,未來的通貨膨脹將再上升50%甚至更高,。這種通脹加速上升的預期一旦形成,那么人們的恐慌心理立即浮現(xiàn),,部分商品的搶購與炒作將出現(xiàn)加劇的現(xiàn)象,,實際通貨膨脹將惡性的上升,。而一旦通貨膨脹的容忍度提高,那些導致通貨膨脹的因素將會密集的推出,,比如各種基礎(chǔ)產(chǎn)品的提價,,從而政策會更無顧及,最終將掀起新一輪的全面物價上漲,。到時候,,物價的上升幅度,將會比通脹容忍度提高的幅度更大,。人們將會在烈性的通貨膨脹中受到傷害,。 其次,以GDP增長可達9%為由提高通貨容忍度,,是本末倒置,。這些年來,GDP高速增長主要是靠依賴外部市場的出口和大比例的財政投資形成的,,而中國的內(nèi)需卻一直不足,。內(nèi)需不足,有多種原因,,其中分配機制畸形是主要原因,。但是,通貨膨脹不斷攀高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居民消費不振,,物價居高不下的情境下,要再次大幅度的提高通貨膨脹的容忍度,,無疑就是提高對于內(nèi)需受到侵蝕的容忍度,。不僅如此,它會造成目前分配機制的固化,,造成貧富差距大擴大,。 所以,目前一些人提出的提高通脹容忍度的建議,,是一個自欺欺人的思路,,嚴重沖擊通脹的預期管理,會導致未來更高的實際通脹率,,從而進一步傷害民生,,這個建議絕不能采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