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未曾來過英國的國內(nèi)親朋在同我通電話總要問:“倫敦還有霧嗎,?”我的回答則是,,倫敦空氣不錯,“霧都”早已名不符實,。 由于“霧都”的稱號自小就“如雷貫耳”,,因此去年到倫敦工作后,,我也很想尋覓到一些“霧都”的痕跡,哪怕蛛絲馬跡也好,。但除了陰雨天多些外,,晴朗的時候倫敦也總是麗日藍天、空氣清新,�,!办F都”的骯臟帽子早已被英國人拋到大西洋里去了,。 英國有時還有霧,一方面是地理和氣候條件所致,。英國為一島國,,四周被海洋包圍,孤立于歐洲大陸之外,。在大西洋暖流的作用下,,緯度很低的英國竟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海洋性溫帶氣候加上濕潤的空氣讓英國很容易遭遇霧天天氣,。但據(jù)我觀察,這種有時甚至使人感到美妙的霧,,通常是來去匆匆,。即使偶爾大霧籠罩,但從洋面吹來的,、或大或小的海風很快就會“煙消霧散”,。這是大自然帶來的正常的霧,使人感到舒適和愉悅的霧,。 倫敦過去的霧,,是一種令人討厭、危害健康的煙霧,。它是工業(yè)迅速發(fā)展造成嚴重污染造成的臟霧,。大約250年前,由煤作為發(fā)展動力的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后,,由于工廠大多建在市內(nèi),,居民家庭又大量燒煤取暖,煤煙排放量急劇增加,。在無風的季節(jié),,煙塵與霧混合變成黃黑色,經(jīng)常在城市上空籠罩多日不散,,形成“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倫敦霧。 據(jù)記載,,1952年12月4日起,,倫敦上空的冷高壓導致大氣濕度增加,風力微弱,污染物難以擴散,,嗆人的濃厚煙霧彌漫全城5天之久,,幾天內(nèi)死亡人數(shù)比平時增加了4000人,這就是著名的“倫敦大霧”事件,。類似的煙霧災害以后又發(fā)生過幾次,。 造成嚴重惡果的“倫敦霧”對英國人產(chǎn)生了很大震動,從此痛下決心治理倫敦霧,。1956年,,英國政府首次頒布“清潔空氣法案”,大規(guī)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tǒng)爐灶,,減少煤炭用量,搬遷和改造工廠,。此后,,不少減少污染的法案相繼出臺,有效地消除了“倫敦霧”,。到了1975年,,倫敦的霧日已經(jīng)降至每年15天,1980年進一步降至5天,。倫敦與“霧都”的稱謂從那個時候起就已經(jīng)完全名不符實,。 但英國人并不因此“罷休”,而是針對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生的新情況從多方面對空氣和環(huán)境進行綜合治理,。汽車開始大量使用后導致新的空氣污染,,政府即從多個方面采取措施治理尾氣污染等新的問題。一方面,,政府加強對汽車排放方面的控制和嚴格限制標準,,大大控制和減少了汽車污染問題;另一方面,,采用控制措施減少市內(nèi)汽車流量,,大量發(fā)展路面公共交通和地下軌道交通。通過數(shù)十年的努力,,倫敦的地下和地上公共交通體系已經(jīng)非常完善,。地鐵線路十多條,總長度500多公里,,四通八達,,據(jù)說可以解決大約40%人口的出行問題。而倫敦的紅色雙層巴士更是城市的一大標志,,深入到每個居住區(qū),,非常便利。 對人口最稠密的倫敦商業(yè)和金融中心地帶,政府還從2003年開始強制性地征收每天8英鎊的“擁堵費”,。在一個巨大的,、略呈橢圓形的中心城區(qū),只要車輛越過中心標有白色“C”的醒目紅圈標志,,就算進入付費地區(qū),,攝像頭就會攝下車輛的牌號并自動記錄在案,車主就必須當天繳納擁堵費,。違者將被罰款50至100英鎊,。雖然對這一做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存在不少非議,但總體上看對減少倫敦市中心的交通流量和污染還是有作用的,。 “霧都”倫敦從名副其實到名不符實的過程,,給世界城市化進程和發(fā)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訓,也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經(jīng)驗,,從而更加凸顯了經(jīng)濟和社會需要協(xié)調(diào)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