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杭州、上海、北京的土地收入在千億元左右,,各地方政府在去年房地產市場飛漲的情況下,,因為地王頻頻,賣地收入都是盆滿缽滿,。北京市政府雖然不承認賣地收入打入了財政預算,,但是北京市的基礎建設很大部分也是依賴賣地款支撐的。在其他地區(qū),,賣地收入的流向就更加復雜了,。一句話,賣地的錢在支撐政府運行和城市建設是不爭的事實,。 這與有些國家和地區(qū)賣地收入只能用于保障房建設不同,,我國去年的保障房建設只完成了計劃的30%左右,而這個計劃又僅占房地產市場的很小一部分,。所以,,人們一直呼吁保障房短缺也是造成樓市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試想,,如果賣地的錢全部用于保障房建設,,中國廣大的中低收入者就不會為房發(fā)愁了,社會上也會有充裕的資金流向消費領域,。 賣地款通過政府投資的形式流向投資領域,,另外購房人又把積攢的存款用于買房,這樣的結果不但造成房地產市場的扭曲,,也是導致經濟結構長期不能逆轉的原因之一,。 投資是個無底洞,投資成數(shù)的放大作用對整個社會的資金鏈都有重大影響,。最近審計署的報告首次披露了備受社會關注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問題,。通過審計調查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截至2009年底這些地方的政府性債務余額高達2.79萬億元,。其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債務余額為1.75萬億元,,當年新增1.04萬億元,。在這些新增債務中,僅有8.92%用于中央擴內需新增投資項目配套資金,,還有相當部分用于建設2008年前已開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 審計發(fā)現(xiàn),11個省區(qū)應征未征土地出讓金等收入381.81億元,,未將683.99億元土地專項資金納入預算管理,。20個省區(qū)擠占、挪用和套取土地專項資金77.85億元,、節(jié)能減排專項資金2.82億元,,主要用于公共工程建設和彌補公用經費等。審計發(fā)現(xiàn),,部分地方違法違規(guī)用地問題仍較突出,。重點檢查的13個城市有10.19萬畝土地存在未批先用、違規(guī)出讓和擅自改變用途等問題,。 按說房地產在2009年的發(fā)展,,會給地方政府帶來巨大的稅收增加,土地收入也是倍增的勢頭,。但是為什么在房地產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反而是地方政府債務的成倍增加,這是值得深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