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云南來的珠寶商就送了價值上千元的瑪瑙給張先生,,在贏得其好感后,,又在共同逛古玩城時,,展示了一把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在回云南前,,珠寶商拿出兩條高檔“瑪瑙項鏈”給張先生,他卻覺得“無功不受祿”,,花了6000元購買,。可是一向小心謹慎的他,,這回吃了大虧,。
初次見面 珠寶商送千元瑪瑙
張先生今年64歲,從企業(yè)退休后,,平時在家里負責(zé)買菜以及接送孫兒上學(xué),。今年2月9日上午8點多鐘,他買完菜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朋友秦先生,。秦先生是他以前的同事,,現(xiàn)在在經(jīng)營藥店。
秦先生很熱情地接過張先生手中的菜,,說要介紹個在云南做珠寶生意的朋友給他認識,。“你前段時間不是在看瑪瑙嗎,,他正好是搞瑪瑙的,,全部是從緬甸進口的�,!�
兩人到藥店后,,秦先生將張先生引進內(nèi)室,里面坐了位身高1米7左右,,留著小平頭,,40歲上下的男子。秦先生介紹說,,平頭男是“華玲玉石”的方總,。方總遞給張先生一張名片,上面寫著一長串頭銜:“云南玉石商會副理事長”,、“中國玉石珠寶商會會員單位”,、“云南百強信譽企業(yè)”等等。
方總說起話來口若懸河,,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是這樣的:爺爺是緬甸華僑,,從解放前就在緬甸做玉石珠寶生意,后來父親子承父業(yè),,從事玉石珠寶生意,。父親上了年紀后就把玉石生意交給他,每年平均要賺一千萬。
交談過程中,,秦先生插話說,,自己是兩年前到云南旅游時認識的方總,人不錯,。于是張先生對方總產(chǎn)生了好感,。交談結(jié)束時,方總從公文包里摸出一個紅色的,、如同戒指盒大小的禮品盒,,里面裝著一顆直徑約1厘米的綠瑪瑙珠給張先生作為“見面禮”。
張先生事后找專家鑒定方總的“見面禮”,,一位賣玉石的老板出價1500元要買這塊綠瑪瑙,。這個報價讓張先生暗喜,,同時他對方總也更有好感了,。
逛古玩城 他一眼就看出假玉器
2月12日,張先生接到了秦先生的電話,,問他有空沒有,,說方總這次來重慶除了見老朋友外,還想考察下重慶的珠寶瑪瑙市場,,讓張先生陪他去,。張先生立即爽快地答應(yīng)了。
兩人于當天下午和2月13日到了三峽古玩城考察,,方總考察完后告訴張先生說,,“重慶的古玩市場還比較散亂,而且有的玉石質(zhì)量不怎么樣,,售價高得離譜,。”張先生還記得,,在其中兩家店看時,,方總看了這兩家銷售的玉器說,“這是經(jīng)過電鍍后的玉,。相當于是給劣質(zhì)玉穿件漂亮的外衣,,外行看不懂,我一眼就看得出來,�,!狈娇傄贿呎f,一邊讓張先生對著日光燈看電鍍時留下的裂紋即“蜘蛛爪”,。
“我當時花了500多元,,買了一串玉手鏈。”張先生說,,回到秦先生的藥店,,方總找來一鍋熱油,讓其將玉放入油中,,很快電鍍色就退了,,就是有機玻璃做的,最多值幾十元,。
臨行告別 上萬的瑪瑙項鏈半價賣
到了2月15日,,方總說要回云南過春節(jié)了。方總打開隨身的行李包,,說里面還有兩條瑪瑙項鏈,,本來是送給重慶一位親戚的,結(jié)果那位親戚的地址找不到了,,又沒有其他聯(lián)系方式,,自己也不想帶回云南,同秦先生和張先生有緣分,,如果他們喜歡就送給他們,。張先生發(fā)現(xiàn)里面貼著標簽,每根售價12800元,。
幾天的相處,,張先生和秦先生對方總的身份深信不疑,并表示無功不受祿,,瑪瑙項鏈他們愿意出錢購買,。方總推辭一番后表示打個對折,兩根項鏈一共12000元賣給他們,。就這樣秦先生和張先生各自出了6000元,,購買了兩根瑪瑙項鏈。
今年大年初四的時候,,張先生拿出瑪瑙項鏈觀察,,發(fā)現(xiàn)里面有些裂紋,還有些雜質(zhì),。他心里有點吃驚,,于是拿到市珠寶玉石鑒定協(xié)會去鑒定,發(fā)現(xiàn)這條瑪瑙項鏈其實是很低檔的,。而秦先生的那條瑪瑙項鏈經(jīng)過鑒定,,市場售價也不會超過1000元。兩人這才意識到可能上當受騙了,。
秦先生后來撥通了方總的電話,,方總先是在電話里稱完全不可能,,后來又說這項鏈也不是他們公司生產(chǎn)的,最后電話就一直處于關(guān)機狀態(tài),。目前,,張先生和秦先生已到楊家坪派出所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