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經(jīng)典到各種典籍,,從天文學到量子力學,,從世俗到科幻……駱以軍的長篇小說《女兒》,,無一不在碾壓,、沖撞著進入這本書的讀者的智商。
“很多年后,,我們追想瀑布般轟隆傾瀉,,將所有微觀小水珠全裹挾奔騰一巨大全景,,無法孤立的時間流,,總會有某個場景某個人某句話某個眉毛一挑眼神一閃,,像一顆小水珠奇跡地迸彈出那下墜的瀑布之外,。”
這不是模仿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拙劣開篇,,而是貫穿于駱以軍35萬字長篇小說《女兒》的,,那根將散落凌亂的珠石串成一串的,紅絲線,。是的,,這種斷句方式,明顯受到了駱以軍行文的影響,,是一種讀慣了140字左右的倉促與惶急所無法理解的,,緩慢和悠然。
有一次,,朋友帶我去一家專門晚上10點開始營業(yè)的阿婆豆?jié){吃夜宵,。很多年輕人在后面排隊,有些已經(jīng)餓得張皇不安,。年近90歲的老阿婆,篤悠悠拿出一只大瓷碗,,舀一匙燈光下晶晶亮的白糖,,或者幾只蝦皮幾片海苔以及幾塊切細切碎的油條,然后掀開盛滿新鮮豆?jié){的老木桶,,緩緩卻也穩(wěn)穩(wěn)地舀出一大勺滾燙的豆?jié){,。下一個排了半天隊的妹子或者小伙,遞上一張20元的紙幣,,老阿婆慢慢接過,,對著昏黃的光線,查看那紙幣里的水印,,正著看了又反過來看,,如此三番兩次才確定那不是一張假鈔,然后找零舀豆?jié){,。一些頭一次來的年輕人,,饑腸轆轆得恨不得吞下整個夜晚,用一種煩躁奚落的語氣責問道:“快點呀,,餓死了,!”老阿婆甚至都沒抬起那雙飽經(jīng)世事的,如今不再明亮的眼睛,,回一句:“急啥啦,,急又急不來的嘍!”然后繼續(xù)篤悠悠伸手去拿她的大瓷碗,。
在我看來,,駱以軍的敘述節(jié)奏,,無比契合老阿婆舀豆?jié){的頻率。從一開頭的“臺風天,,從我這個老舊公寓四樓望出去……”到最后“喉頭發(fā)出老人哀傷的痰濁氣音”,,表面上完成了一次起承轉(zhuǎn)合的講述,或者收錢-找零-交貨的交易過程,,但其實這個過程的背后,,微觀小水珠四散而開,一如在熱氣騰騰的豆?jié){中翻滾著的蝦皮海苔,。
那些“我”所經(jīng)歷的女孩,,那些講出自己心底最隱秘故事的W、S或者阿豪,,那些“我”與王與拖雷構(gòu)筑的龐大而陰森的“女兒”計劃,,那些科幻小說與浮花浪蕊,凡此種種,,皆可構(gòu)成獨立精彩的故事,,但被納入這個龐雜的《女兒》主題下,卻消解了符合讀者閱讀期待的一個完整故事所必須具備的種種元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沒有一以貫之的人物主角,,沒有符合邏輯的情節(jié)推演,,甚至懶得交代沖突發(fā)生的自然因素與社會環(huán)境。但每一個小節(jié)都包容了一條乃至幾條融合串聯(lián)的線頭,,枝枝椏椏地兀自生長著,,仿佛在等待隨時隨地到來的鋼花飛濺的高溫焊接。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這部打著長篇小說名頭的《女兒》,,被臺北藝術(shù)大學藝術(shù)跨領(lǐng)域研究所教授楊凱麟稱之為“字-故事”或“分子故事”。這不啻于“對讀者知識或歷史的考校與霸凌”,,從文學經(jīng)典到各種典籍,,從天文學到量子力學,從世俗到科幻,,無一不在碾壓,、沖撞著進入這本書的讀者的智商。
我一度搞不清楚,,在那些洶洶旭旭令人乍舌的各式故事奇譚中,,到底哪些是“我”的親身經(jīng)歷,哪些又是“我”道聽途說或者逸興遄飛的虛構(gòu),。上一次得到這種閱讀體驗,,是在讀張大春《城邦暴力團》的時候:現(xiàn)實與虛構(gòu)糾纏在一起,,歷史與未來攪拌成一團,真相與謊言狼狽于一身,,男人與女人撕扯出一堆,。
某種程度上,這其實是本掛羊頭賣狗肉的著作,。打著“女兒”的幌子,,真正書寫的卻是“頭頂稀疏發(fā)線已變成超商柜臺掃描之條形碼,獨坐書桌時刻低頭想看看自己的小弟弟,,卻被肚腩遮擋”的老男人稀松平常卻也驚心動魄的一生,。
無數(shù)與“我”產(chǎn)生了命運交集的男男女女老老小小,終究走向了各自的道路,。只剩下“一身腐朽發(fā)臭的骨骸,,一堆報廢的不同指針刻度的鐘表,一生的籌碼”的“我”,,回想與他們的遭逢,,無非很容易跌進與珍(“我”第一次到香港某大學短期參訪時的助理,后來一直保持著斷斷續(xù)續(xù)的聯(lián)系)聊天那樣的時光喟嘆,,就像兩個老友各自拿著大掃帚從公園兩頭低頭掃落葉一路掃來,,遇到時停下聊天,各自腳下皆已堆著小山高的枯葉堆:回憶,、傷害、難以言喻的遭遇,。
這本非常奇怪的書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那些蘊含了濃縮、隱喻,、折疊,、典故、神話學,、巫術(shù)或古樂譜的句讀與遣詞,,明顯迥異于我們?nèi)粘K姷奈谋九c篇章。這一點上,,不知道是依然深深扎根于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駱以軍(書寫者)的遺憾,,還是已經(jīng)與經(jīng)史子集志怪逸聞產(chǎn)生了巨大裂痕的我們(閱讀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