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從“回答——中國當代詩歌手跡拍賣會”主辦方獲悉,,北島等19位詩人的42首詩歌手跡公開拍賣,,拍賣總成交率達92.86%,成交額269.2萬元,。
其中,,歐陽江河的水墨長卷《傍晚穿過廣場》以63.25萬元成交,,成為最貴的拍品。另外,,北島1981年的抄本《詩稿十七首》和李亞偉的《河西走廊抒情》分別以51.75萬元及25.3萬元的成交價進入前三名,。
據(jù)介紹,此場拍賣會總體價值預計為300萬至400萬元,。拍品分為三類:手稿,、抄件和筆墨抄寫稿。19位詩人既有已故的海子,、顧城,、駱一禾、張棗,,也有老而彌堅的食指,、北島、芒克,、楊煉,、梁小斌“朦朧詩”派(即“今天派”)成員,并有當下處于寫作頂峰的第三代詩人于堅,、翟永明,、柏樺、歐陽江河,、韓東,、陳東東、西川,、李亞偉,、楊鍵等。年代最早的稿本是1981年北島的《詩歌十七首》,,最早的詩歌文本是1968年食指的《相信未來》,,時間跨度達四十七年。
不僅如此,,這些手稿的背后還有很多故事,。《回答》本來寫就于1973年,,作為一首秘密傳誦的詩,,它同北島一同經歷了“星星畫展”時期,。海子遺作《九盞燈》的原件則來自于詩歌民刊《一行》的編輯部,《九盞燈》寫于1987年,,距離海子辭世僅兩年,。
“在世界范圍內,文學和詩歌手稿的拍賣行情年年看漲,。此次的拍品可說是文獻,、文物,,或者也可以叫做書法作品,。”主辦方南京經典拍賣公司相關負責人錢靜漪說,,北島,、顧城等知名詩人的作品受到追捧,北島1983年的兩頁手稿《空間》以3.2萬元落槌,,1981年的手稿《詩歌十七首》受到電話委托,,以51.75萬元成交。顧城的3件早期抄件,,約400字的7頁抄本共計拍得15.5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