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烏魯木齊市集郵收藏品交易市場內(nèi)做了16年生意的吳曉玲,,這兩年一下清閑起來,。10月21日,記者在她的店鋪里看到,,時間已到了12時還沒有一位顧客光臨,。她說,,這段時間整個市場都是如此,可以說是“慘淡”經(jīng)營,。
據(jù)了解,,全國集郵愛好者大約有400萬人,,烏市的集郵愛好者在上世紀末曾一度達到15萬人之多,而今卻已經(jīng)銳減至4萬人左右,。
“由于時下投資環(huán)境較為寬松,投資者可選擇的投資種類越來越多,,大家就不再像上世紀末那樣,,較為集中地把閑錢投資到集郵市場上來�,!睘跏屑]協(xié)會專干馬健說,。
烏市有兩個集郵市場,一個在紅山,,另一個在西北路,。眼下,這兩個市場的郵品交易量與以往相比均有所下降,。
烏市集郵收藏品交易市場的經(jīng)營戶老郭告訴記者,,一些郵票的升值空間下降,也使得不少集郵愛好者不再過多投入資金,。
郵品交易市場的低迷,,導(dǎo)致一部分集郵愛好者漸漸離開,可仍在堅守的“郵粉”深信,,生機還會再現(xiàn),。
今年68歲的杜林田是一個老集郵愛好者,他說,,暫時的市場低迷不能阻礙他的追求,。
他說,有些郵票比如《浴馬圖》,、《仕女圖》等,,由于歷史積淀深厚,文化含量較高,,升值空間并不小,。《仕女圖》一套面值為3元,,已漲至1300元了,。所以,遇到喜歡的郵票,,他還是會不顧一切買下來,,等待升值。
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xué)83歲的退休教授陳謀立有60多年的集郵經(jīng)歷,,他表示,,郵品交易市場雖不像以往那么紅火了,,但作為自己最大的愛好,并不會因此放棄集郵,,因為這不僅僅是一種投資,,還是一種精神享受。遇到有意義的郵品,,比如《紅樓夢——金陵十二釵》這樣的特種郵票,,甚至可以留給子孫,作為紀念,。
很多集郵愛好者認為,,集郵能夠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是一項有益的社會文化活動,,是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和高度知識性的娛樂活動。為了宣傳集郵,,烏市集郵協(xié)會已把活動延伸到了校園中,,重視培養(yǎng)孩子們對集郵的興趣,擴大集郵愛好者的群體,。
“現(xiàn)在大部分集郵愛好者集中在城市中,,如果將來能把這個群體擴展至廣大農(nóng)村,那么更大的市場也會應(yīng)運而生,�,!瘪R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