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巴菲特穿著西服優(yōu)雅地端坐鋼琴前,,微卷的半長發(fā)妥帖后梳,,頗有藝術范兒。
臺下,,人頭攢動,。臺上,,巨大的展板中間寫著小小的英文字“彼得·巴菲特的人生選擇”,,中文字要大好幾倍,,“彼得·巴菲特”換成了“財富之子”。
的確,,這位美國知名的音樂人有個更引人矚目的身份——“股神”沃倫·巴菲特的小兒子,。新公布的201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沃倫·巴菲特以500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3月,,彼得·巴菲特帶著自己的第一本書《做你自己》(Life
is what you make
it)中文版巡游中國,學會了一個頻頻被提及的新詞——富二代,。
無論見“浙商二代少帥”,,還是高校普通學生,彼得總在強調,,股神父親給他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鼓勵他追逐自己的人生。但他仍然總被追問“這本書是給富二代看的嗎,?”“怎么做好一個富二代,?”或者“我不是富二代,我的父母沒那么多錢……”“我不一定能像你一樣有機會,�,!�
許多問題太難了,誰也沒法回答,。彼得只能微笑著鼓勵:“找到你喜歡的,,然后去做吧,。”
從19歲離開大學校園起,,彼得就不能再用父親的錢,,為工作和房貸奔忙多年。2006年,,父親把大部分財產約370億美元捐給了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留給3個孩子每人10億美元的慈善捐贈基金,只能管理,,不能使用,。
“也許我符合富二代的條件,但我不是,,我和所有年輕人一樣自食其力,。”
彼得不在臺上時,,總穿簡單的灰黑毛衣和藍牛仔褲,。聊到高興時,53歲的他會哈哈笑著比出兩手的食指和中指彎一彎,,細細長長,,兔子耳朵一般。
父親給彼得的書寫了序言:“彼得的人生全憑他自己打造,。他衡量成功的標準不是個人財富或榮耀,,而是對廣闊世界所做的貢獻。彼得和我持相同觀點,,即這個世界并不虧欠于你,,而你應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來為這個世界做些事情。我為彼得感到驕傲,�,!�
退學踏上音樂路
美國中西部小鎮(zhèn)奧馬哈,一棟建于20世紀初的普通獨棟小屋,,沒有圍墻,。1958年,沃倫·巴菲特花31500
美元買下這棟老房子,。彼得在這個離外祖父母家只隔兩個街區(qū)的房子里成長,,每次步行去看外祖母都可以吃到加了糖果的冰激凌甜筒。
彼得小時候,,父親沃倫·巴菲特還不太出名,,也不算富有。彼得要給家里做雜務,,才能掙得很少的零用錢,。
父親總在家工作,,長時間待在書房里,全神貫注研究大量深奧書籍,�,!半m然他的‘手稿’中寫的可能是市盈率和管理績效分類等內容,但他卻可以輕松達到類似猶太祭司研究卡巴拉圣典或佛教僧人沉思禪經那樣的境界,。他常常穿著卡其布褲子和一件破舊的毛衣從書房里走出來,,身上帶著一種幾近圣潔的平靜�,!�
這種工作態(tài)度讓彼得著迷: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享受工作樂趣,甚至產生一種神圣感,。
彼得發(fā)現(xiàn),,即使家里變得越來越富有,父母依然沒有什么改變,�,!案赣H至今還生活在那棟小屋里,80歲,,每天高興地開著用了20年的車去上班,。他說自己幸運,不是因為有了巨大的財富,,而是開心他可以做他喜歡的事情,。如果你現(xiàn)在某天晚上去我父親家,可能跟我8歲時看到的場景是一樣的:父親穿著普通的睡衣,,坐在同一把椅子里,吃三明治和炸土豆片,,享受生活,。”
彼得問過自己:要選擇在華爾街開始職業(yè)生涯嗎,?父親應該會幫助他的,。他確實考慮過15分鐘,然后否決了,。
17歲時,,巴菲特的姓氏和一封來自《華盛頓郵報》發(fā)行人的推薦信,幫助彼得進入了名校斯坦福大學,。他追問自己:“如果不是這些,,我有資格和那些平均學分拿4分并擁有完美SAT
考試成績的學生在課堂上平起平坐嗎?”他在書里不無沮喪地說:“我從未真正確信自己有資格進入斯坦福大學,�,!�
但既然來了,,還是好好學吧。彼得花了3個學期,,把大概20門基礎課全部修了一遍,,而別人只是選修其中一部分,。選主修的時候,,彼得還是猶豫了�,!拔业降滓裁茨�,?我一直在尋找的是什么呢,?”
彼得從6歲開始學習彈鋼琴,。姐姐蘇茜驚嘆,這個小家伙連樂譜都不會認,,竟已經比自己這個上了8年鋼琴課的姐姐還要彈得好,。
但彼得并不喜歡第一位鋼琴老師的授課方式。那位嚴厲的老婦人,,強調技巧和指法,,讓彼得甚至不想學了。媽媽給換了一位老師,,喜歡流行樂的彼得還是不大喜歡,。一直到大學,彼得換了4位風格不同的鋼琴老師,�,!八麄儚牟煌膫让婕ぐl(fā)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令我有不止一種彈琴的方式,。”
即使一直與音樂相伴,,彼得也并沒確定音樂是自己的方向,。高中時,他一度愛上攝影,,甚至差點為此退學,。
“直到大學二年級的一個晚上,我朋友邀請我到他的宿舍去聽一個吉他手的演奏,,這改變了我之前對音樂的看法和我的余生。我以前認為,,我必須技法足夠優(yōu)秀,,才可以從事音樂,,但這場演奏雖技法簡單卻如此美妙動人。我當時就想:音樂就該如此,,我完全可以做到,�,!�
彼得不記得自己如何離開宿舍,只記得回到公寓就開始在一種狂熱的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樂曲,。他寫了兩首歌,,打開錄音機,邊寫邊聽邊修改,�,!拔也幌胍切└∪A的東西,也不希望有張揚的成分在里面,。”
那晚徹夜難眠,。第二天早上,,彼得坐朋友的車去海灘,帶上了那盤新錄制的磁帶在路上聽,,經歷了一生中最奇妙,、最震撼的感覺�,!拔掖蜷_車門,,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離開,簡直無法移動,。我被一種由責任和狂喜混合而成的引力,,釘在了座位上,。通過土褐色的二手本田揚聲器,我聽到了自己的未來,�,!�
彼得決定了,,要嘗試自己去做音樂,。“就像廚師一樣,,所有的材料都已就位,,那么做菜時間到了,!”他退學,放棄名校的學歷,。
這在巴菲特家并不稀罕,,沃倫·巴菲特的3個孩子,全都從大學中途退學,。彼得的哥哥霍華德成為了農場主兼攝影師,致力于對抗全球饑餓,。姐姐蘇茜在奧馬哈市作家庭主婦,。
“我姐姐差五六個學分,離畢業(yè)非常近時,,決定不修了,。在美國修120至140個學分可以畢業(yè)�,!北说脭傞_手說:“我也不知道她為什么這時候退學,。大概學歷對生活不是必須的。學習不是不重要,,但有很多學習是從生活中來的,。”
從分類廣告到艾美獎
從斯坦福大學退學,,不僅意味著沒學歷,,也意味著父親不再給彼得生活費。離開大學就得自食其力,,這是傳統(tǒng)。一切將靠19歲的男孩自己解決,。
幸運的是,,這時候彼得繼承了來自祖父的家庭財產,父親把它轉換成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份,,當時價值9萬美元,,并非巨額。如果這些股票一直躺在賬戶里,,那么現(xiàn)在應該價值7200萬美元,。
“我知道這是我當時唯一可以得到的財富�,!北说冒阉鼈兺哆M了自己的音樂夢里——搬到舊金山租下小公寓,,添置錄音設備,建成一個小小的錄音室�,!爱敃r,,公寓里的錄音室可不常見,,很前衛(wèi)的,,但其實它只有很簡單的設施�,!�
彼得在報紙上刊登分類廣告,為人們提供錄音服務,,每小時35美元,,每次會錄幾個小時,賺得一兩百美元,。
父親的聲名并未像今天這樣顯赫,,不能帶給他任何幫助。聽到彼得那特別的姓氏,,人們更經常問:“你是歌星吉米·巴菲特的什么人嗎,?”而不是問沃倫·巴菲特。
兩年的時間,,為作曲夢想而退學的彼得沒有賣出過一首曲子,,只能免費贈送,,他卻仍是樂呵呵,。“一開始的想法非常重要,,我沒有奢望要多成功,多出名,,沒想過成為流行明星,,我一開始只是想以做錄音室謀生而已,能賺錢養(yǎng)活自己就挺好了,。所以我不會失望,,每天有點兒進步,就覺得很開心了,�,!�
機會似乎來得漫不經心。一天,,風和日麗,彼得站在舊金山某條路邊洗自己的破舊汽車,,一位僅有點頭之交的鄰居剛好路過,,閑聊幾句,,鄰居知道了彼得是作曲家,,就推薦彼得找自己女婿,,那是一位總需要音樂的動畫制作人。
彼得有了第一個工作機會——為一個新成立的有線電視頻道設計10秒鐘的超短“插播廣告”,,報酬上千美元,一下子就超過了錄音室賺的錢,。彼得拿這筆錢多添置了些錄音設備,,這是他從父親身上學到的,用自己得到的禮物作投資,。
“我在心里歡呼,,耶!我終于做到了,!但也有點失望,。10
秒鐘?除了一串叮當聲,,10
秒還能做什么呢,?”
那時的有線電視還是邊緣媒體,何況是新成立的,。但很快,,這個頻道大火,被稱為MTV,,成了當時最熱門的事物,甚至是20 世紀80
年代文化現(xiàn)象的代名詞之一,。
這10秒鐘大獲成功,。其他公司找上門來,邀請彼得為他們作同樣類型的音樂,,這次是30秒,,一萬美元�,!斑@感覺太棒了,!我意識到,我可以依靠作曲為生了,�,!�
然后是4分鐘的曲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與狼共舞》精華的一幕“火舞”配樂,為講述美國印第安原住民的劇集《500
部落》創(chuàng)作8小時的音樂,。他策劃、編寫,、制作音樂舞蹈劇《魂》,,并在華盛頓國家廣場盛大演出。他出了數(shù)張專輯,,獲得了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
保守有時,舍棄有時
凡事皆有定期,,天下萬物皆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有時……
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舍棄有時……
《做你自己》的最后一章,,彼得引用了《舊約·傳道書》,,把“舍棄”解釋為“回饋”。
2006年,,沃倫·巴菲特宣布把大部分財產約370億美元捐給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此前3個月,彼得已經知道了父親的想法,,他的第一反應是打電話過去,,告訴父親:我真為你驕傲。
30歲那年,,彼得想要換房子,,向父親開口借錢,卻被拒絕了,。
“金錢會破壞我們純潔的父子關系,�,!备赣H說,,你應該和其他美國人一樣去貸款買房,然后憑自己的能力將貸款還上,。
彼得有些生氣,,這是他第一次開口向父親借錢,也是最后一次,。
制作音樂舞蹈劇《魂》時,,彼得希望能巡回演出,這是作為一個音樂人的最大夢想,。“當時最大的問題是籌款,,我去找很多機構和人,,他們都說,為什么你要錢,?你跟你爸要不就行了,?我很難跟每個人解釋,我爸不會給錢,�,!备赣H幫助彼得的方式是,,讓他先去籌到90%的款,,他出最后的10%。
“這是父親愛我們的方式,,他相信和尊重我們,,我們可以靠自己成功�,!�
得到父親給的10億美元基金會后,彼得和太太詹妮弗將它命名為“NoVo”,,這個拉丁單詞意為“變化,、改變或創(chuàng)造”。
怎么改變這個世界呢,?“我們希望采用我父親長期遵循的一個經營理念:對被低估的資產進行投資,。”彼得找到的答案是女孩,。今天的女孩就是明天的母親,,給女孩的益處會傳遞給后代。
彼得沒想到,,基金會的工作竟拓寬了他的音樂視野,。“我還是個孩童的時候,,遇到不開心的事,,就會去彈琴撫慰自己。現(xiàn)在我已經不再是個小孩子了,,可是當我去非洲,,看到那里孩子們的生活,感到傷心難過,,依然會去彈鋼琴來調整情緒,。可是我的音樂已經不只是用來表達個人情緒了,,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2009年,,他和曾獲“格萊美獎”提名的歌手阿肯一起為非洲孩子寫了歌曲《血入金》(Blood
into
Gold),,諷刺販賣非洲兒童的人用孩子的血為自己賺取金子,呼吁制止人口販運,。這成為聯(lián)合國大會的特殊表演節(jié)目。
“年歲漸長,,就與這個世界的聯(lián)系越來越多,,無法只關注于自己的小世界。我們需要學會理解我們之外的世界和人群,,就像非洲的人口販賣并非只關乎非洲的孩子,,這也是我寫書的原因之一�,!�
現(xiàn)在,,彼得和家人住在離紐約市區(qū)兩小時車程的房子里,那兒也是他的工作室,。
在紐約市區(qū),,彼得坐地鐵或走路;離家不遠,,彼得開一輛跟紐約出租車一個款型的普通車�,!坝泻芏嗳税延惺裁磁谱雍托吞柕能囎鳛樯矸莸臉酥�,,我覺得能把車里加上汽油,能去我想要去的地方,,就挺好了,。”他頓了頓又得意地補充:“我還有一輛車,,1958年在高中時買的,,一直能開,。我留著那輛車,因為它帶給我很多美好的記憶,,這很重要,。而且,現(xiàn)在美國正好流行復古車嘛,!”
他的雙胞胎女兒,,三十多歲,一個是藝術工作者,,和室友一起租住在公寓里,,樸素而快樂,一個剛剛結婚,,快當媽媽了。
“一定會是好媽媽,!”彼得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