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在投資時,,有哪些“紀律”需要遵守,?又要遠離哪些心理誤區(qū)呢?
誤區(qū)之一:只能分享收益不能承擔風險
筆者發(fā)現,,股民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只能分享收益而不能承擔風險,。股市一路飄紅時忘乎所以,,盲目跟進;股市持續(xù)下跌時方寸大亂,,風險承受力較弱,。股民老姚就是其中一位。他買到一只好股票,,又抓住了該股大漲的機會,,不到1個月就賺到3萬余元,但貪欲心理占了上風,,恨不得再多賺一些,。誰知形勢變化,,股價大幅度下跌,,不僅盈利的3萬元化為烏有,還虧損了幾萬元,。老姚入市前后才一年多的時間,,就開始對股市失去信心,灰心之余,,在很低的價位將手里的股票全盤拋出,,前后一算賬,損失了將近5萬元,。
應對策略:須制定明確的投資目標
投資目標一定要制定得很明確,,細化到具體的時間、要實現的具體收益,、希望能滿足的具體需求等等,。制訂明確的投資目標可以帶來很多好處。例如,,時刻想著你的投資目標,,能夠幫助你著眼于投資的長期表現和主要方面,監(jiān)督投資過程,,判斷你的行為與投資目標是否相符合,。此外,有了一個明確而合理的投資目標,,投資者就不會被“羊群效應”牽引而盲目跟風,,忽略其中的風險;也不會因“認知失衡”而高估自己過去的投資績效,,導致接下來做出錯誤的判斷,。
誤區(qū)之二:害怕本金虧損卻又想賺大錢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股民屬于保守型投資者,尤其是一些退休人士,,因為收入相比在職時會大幅減少,,積蓄也會一點點消耗,所以對于可能蝕本的投資他們大多神經緊張,,但又總想著靠投資賺大錢,。殊不知,任何投資風險與回報都是成正比的,。
應對策略:需設定數量化的投資標準
對此,,筆者建議股民在參與投資前,先對自己的資產情況有個清楚的認識,。如果是短期內的備用資金,,那還是選擇穩(wěn)妥的投資方式為宜,確保不虧損,。而如果可以堅持長期投資,,且可以承受一定虧損比例,那選擇股市也未嘗不可,。根據自身風險承受力,,選擇不同投資方式或比例的投資,是克服人性貪婪的重要一步,。
此外,,選擇投資股市可以對個股和整體資金設個“離場收益率”,比如10%,、15%等等,設得越高,、不確定性自然越大,,風險也就更大,當達到這一邊際時,,應嚴格按照起初所制定的投資方案來操作,,避免投資失誤所帶來的更大風險,。此外,如果投入股市的資金量較大,,那么投資者不妨做個劃分,比如40%做長期投資,、20%短線操作、40%靈活機動,這樣的配置也不失為一種投資紀律,。
誤區(qū)之三:明白價值投資卻又難免從眾
筆者發(fā)現,,很多新股民存在著從眾心理。這一方面可能與個人性格有關,,另一方面主要是因為自己缺乏獨立見解。但在證券市場中,,人多不一定勢眾,,反而與理論相矛盾,當大家都搶著買進的時候漲勢可能就到頂了,,當大家都搶著割肉的時候跌勢可能就到底了,,所以從眾者往往是賠錢客。
應對策略:控制投資環(huán)境,,避免盲從
如果你要減肥,,但家中的冰箱里堆滿了可樂、薯條,,可以想象你的減肥計劃能堅持多久,。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不想每天頻繁操作,、患得患失,,但當你一打開電腦就看到K線圖,一有時間就往股票論壇里鉆,,各種各樣的信息混淆視聽,,你能做到心如止水嗎?因此,,要克服投資心理誤區(qū),,就應該控制你的投資環(huán)境。投資者一旦確定了投資目標,,除非所持有的股票基本面發(fā)生本質性改變,,完全可以不去理會市場真假難辨的傳聞。
誤區(qū)之四:打算長期投資卻又頻繁買賣
頻繁地買進賣出,,除了為券商貢獻大量的手續(xù)費外,還為股市貢獻了大量的泡沫,。初入股市的人應該明白,,真正在股市賺錢的,除了技術高手以外,,多數都是耐心極好,,并且能夠在低位買進,,堅定不移地持有自己所看好股票的人。
應對策略:構建嚴密系統(tǒng)交易模式
事實上,,散戶之所以頻繁買賣股票,,除了投資心態(tài)浮躁外,更為重要的是沒有建立科學的交易系統(tǒng),。交易者都知道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兩大體系,,前者關注影響市場運動的內在因素,后者研究市場參與者具體交易行為的影響,。作為個人投資者,,在基本面信息的獲取實效和分析判斷方面,永遠無法達到大機構水準,,所以做個技術派,,筆者認為是個人投資者的最佳選擇。筆者認為,,從以下五方面著手構建適合自己的系統(tǒng)交易模式,,可以從根本上克服投資心理誤區(qū),成就自我財富,。
第一,,要認識到金融交易是一種概率游戲。追求過高的勝率,,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更不現實。假定你的交易策略只有51%的勝率,,每筆交易止贏止損幅度相等,,那么長期看市場就是你的提款機。
第二,,確定交易系統(tǒng)的關鍵績效指標,。交易系統(tǒng)的績效指標,一個是勝率,,另一個是風險回報率,。對于成功的趨勢跟隨交易法,因為大趨勢不常有,,所以其勝率偏低,,比如0.3至0.4,但風險回報率卻很高,。因此,普通投資者在確保合理的勝率基礎上,,追求更高的風險回報率,,應該是更好的選擇,。
第三,交易系統(tǒng)的設計,。確立了交易系統(tǒng)的關鍵績效指標,,方可進入交易系統(tǒng)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品種選擇,、入市策略,、離市策略、資金管理等四項要素,。重要原則是“避繁就簡”,,核心目標是抓對趨勢、找準時機,、規(guī)避噪聲,。
第四,交易系統(tǒng)的測試,。測試的目的一來檢測系統(tǒng)風險指標是否在我們的預期范圍之內,,比如勝率、風險回報率,、凈值波動率,、最大連續(xù)虧損筆數、最大連續(xù)虧損幅度,、回報標準差,、復合增長率等;二來進行參數調優(yōu),,如果各風險指標實際值均在實驗室測試結果范圍內,,那么就可以在投資中使用了。
第五,,交易系統(tǒng)的上線,。經過測試的交易系統(tǒng),我們可以放心使用,。需要注意的仍是對交易系統(tǒng)的定位與期待不要出現偏差,,它不是給你100%的勝率,他只是給你一個經過統(tǒng)計驗證過對你有利的優(yōu)勢“概率”,,只要這個統(tǒng)計規(guī)律不被打破,,那么它就將成為你在市場放置的提款機,做的越久收益越高,�,!�(本欄目稿件只反映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