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包括場面道具景物)制品的統(tǒng)稱,。皮影藝術(shù),,是一門集繪畫,、雕刻、文學(xué),、音樂、舞臺,、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shù),,有著很高的
歷史、文化,、藝術(shù)價值,。皮影戲作為我國出現(xiàn)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yōu)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來,,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流傳甚
廣,,有戲曲“活化石”、電影“鼻祖”之譽,。皮影在長期演變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流派,,如東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東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陳龍
皮影、寧夏皮影,、陜西皮影等,。隨著皮影藝術(shù)在“文革”時期遭遇劫難以及電影、電視的發(fā)展和排擠,,皮影漸漸退出演出舞臺,。因此,近年來,,國內(nèi)外很多博物館,、
收藏家、藝術(shù)工作者和皮影愛好者都以藏有中國皮影為榮,,皮影投資前景廣闊,。
筆者收藏皮影多年,根據(jù)個人收藏實踐,,覺得收藏皮影要從質(zhì)料,、工藝、時段,、套相等方面著眼,、衡量。不是所有的皮影都具有收藏價值,,只有這幾個要素兼?zhèn)涞钠び安胖档檬詹亍?BR> 質(zhì)料,。制作皮影的材料是獸皮,包括驢皮,、牛皮,、羊皮、豬皮等,。所有皮料中,,驢皮最好,因為驢皮透明度好,,薄且平整,,雕刻起來也不“闖手”,,且“站色”、
“站線”性能較好,,還防水防腐防蠹,,所以各地皮影大都采用驢皮制作,故而皮影又被俗稱為“驢皮影”,。牛皮,、豬皮、羊皮次之,。收藏牛皮皮影,,要選那些色彩透
亮、皮質(zhì)厚度適當(dāng),,潤澤透明,,柔而不軟,硬而不脆的皮影制品進行收藏,。
工藝,。一個皮影人物的制作,通常需要經(jīng)過選皮,、漿皮,、下料,、畫
稿,、描樣、鏤刻,、敷彩,、熨平、罩漆,、縫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唐山皮影影人造型優(yōu)美,雕鏤精細,,玲瓏剔透,,融合了剪紙和年畫的藝術(shù)特點,具有鮮明的地
方特色和強烈的裝飾風(fēng)格,;隴東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輪廓挺拔概括,鏤刻精細流暢,,重視圖案的裝飾效果,,著色對比強烈,活潑明快,;山西皮影嚴謹規(guī)范,,藝術(shù)風(fēng)
格及工藝手段與陜西皮影相似,。收藏皮影時,要根據(jù)不同地區(qū)的皮影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重點收藏,。
套相。收藏皮影和收藏連環(huán)畫一樣,,也
注重講究品相和套件,。一般來講,單件皮影就沒有成套的皮影收藏價值高,、升值空間大,。皮影的造型吸收了唐宋時期寺廟壁畫的風(fēng)格,以元代雜劇中的人物進行分類
雕刻,。人物制品全套計有:末,、旦、凈,、外,、雜當(dāng)、駕,、孤,、細酸、邦老,、孛老,、卜兒、徠,、刺,、伴哥、拔禾,、伴兒姑,、禾旦、行首,、樂人,、樂探、魂子,、魂探等各
大類別,。其中“頭楂”(人物臉譜)就多達470余種,“樁子”(頸以下肢體)多達181種樣式,。在一幅較齊全的皮影戲箱中,,除去人物外,還有刀槍劍戟,,戰(zhàn)
馬坐騎,,金鑾茅舍,,山水庭堂,神妖鬼怪,,花草蟲魚,、云霧紫霞,煙火烈焰等,,囊括古今,,包羅萬象,可謂“一箱驢皮著五彩,,萬代人事藏九夾”,。收藏時,可以根
據(jù)小分類來收藏套件,。同時,,還要注意皮影的品相,品相上乘者,,收藏價值相對要高,。
時段。中國皮影始于西漢,,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
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中,留存下來很多精美的皮影,。不過,,目前民間和市場上的皮影制品絕大部分是明清以后的。一般來講,,時間越久遠的皮影,,其收藏價值,、升值
空間就越大,。筆者近期對各地的皮影市場進行了一番調(diào)查,其結(jié)果可作為收藏者的參考:明清時期的皮影,,品相優(yōu)者每張在數(shù)千元以上,;20世紀初期的單幅皮影,
陜西華陰地區(qū)千元左右,,四川大邑地區(qū)500元以下,,冀東地區(qū)千元左右,山西孝義地區(qū)1500元以上,,河南靈寶地區(qū)400元上下,。另外,出自名家之手的皮影
較為珍貴,,名家皮影比同期非名家制作的皮影價格原則上高出一倍左右,。
目前,,皮影市場上也出現(xiàn)了很多仿品。這些仿品雖然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性,,但收藏價值不高,,作為投資者,當(dāng)謹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