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象:15分鐘就賣光了
張先生上周三上午到農行省分行營業(yè)部去存錢,。當時還沒到9點,,銀行還沒開門,但門前已經站了一堆人了,�,!拔衣犓麄冊谡f什么理財產品,收益多少多少,,也沒太在意,!”后來銀行開門后他看人比較多,就找到大堂經理聊起來,,聽說最近理財產品的收益不錯,,于是就想把錢買成理財產品好了�,!暗珱]想到等輪到我的時候,,營業(yè)員說已經賣光了,而當時銀行開門也就15分鐘左右的時間�,!�
農行省分行營業(yè)部理財經理任琛告訴記者,,最近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真可以用
“火爆”形容。他們的“金鑰匙·安心得利”理財產品,,開始發(fā)行后短短幾個小時就被認購一空,,甚至有的網點僅僅幾分鐘就賣完了�,!般y行9點開門,,但有的客戶為了買理財產品甚至8點鐘就過來排隊了�,!�
其實不僅僅是普通理財產品,,就連上百萬元起步的高端理財產品銷售同樣也很火。中信銀行杭州分行貴賓理財師丁志毅告訴記者,,他們最近推出的幾款理財產品收益都不錯,,基本年化收益率都在5%以上,不過起點也不低,,最低的有300萬,,高的甚至上千萬,但這些產品同樣賣得很好,,很多客戶都要提前來預約,。
有統(tǒng)計顯示,各商業(yè)銀行在1月份共發(fā)行產品1287款,,與去年1月相比增加了772款,,同比增幅149.9%。有理財產品分析師認為,,從理財產品發(fā)行量的歷史數(shù)據(jù)來看,,每年年初的產品發(fā)行量為全年產品發(fā)行量的較低水平,預計2011年全年產品發(fā)行量將突破16000款,。
原因:“避風港”效應顯現(xiàn)
為什么近期理財產品會如此熱銷呢,?理財師認為,這既有外面環(huán)境的因素,,比如樓市遭遇調控,、股市上下兩難,也有內部的因素,,比如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穩(wěn)定,,這就導致理財產品成為短期閑置資金的“避風港”。
任琛總結了三大原因:首先,,當下的股市徘徊于熊市與牛市的交叉區(qū)域,,很難判斷接下來的走勢,,相當一部分風險偏好不是那么強烈的投資者,會出于避險的目的,,臨時將資金轉移至保本保收益的短期理財產品,,追求資金的流動性和時效性,待局勢明朗后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配置資產,;其次,,加息預期強烈,短期的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的首選,,因其期限短,,操作靈活,可以規(guī)避無法享受加息帶來更多收益率的風險,;第三,,新年的鐘聲還未遠去,假日經濟產生的大量短期集中資金,,非常適合通過短期理財創(chuàng)造額外的收益,。哪怕是100萬元或者300萬元的資金門檻,也依然擋不住投資者的熱情,。
當然,,從銀行自身的角度看,多發(fā)理財產品也是攬儲的有效手段,。業(yè)內人士指出,,在抑制流動性的大背景下,整個信貸規(guī)模遭遇“緊逼圍”,,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銀行要沖貸款規(guī)模,導致拆借利率上升,。再加上各商業(yè)銀行潛在的競爭需求,。于是,一期期理財產品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家一起開心賺,。
提醒:看清產品實際收益率
在銀行理財產品頻遭“秒殺”的熱烈氣氛中,,難免會沖淡投資者的一部分理智,。任琛提醒說,投資者不要盲目地跟進,,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被高收益誘惑,而要看清產品的實際收益率,。
他舉例說,,有些理財產品期限很短,,有的甚至只有五天,年化收益率比一年的定期存款還要高出很多,。但實際上,,被“秒殺”后,年化收益率就會降低很多,。因為一般的理財產品會有兩到三天的募集期,,在這期間里,會不計利息,,或者按活期利率計息,;在到期日后,還會有兩個工作日左右的出賬期,;如果遇到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整個過程會被拉得更長,實際的收益率就被攤薄了,。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多花時間和精力研究產品說明書,明確資金的實際占用天數(shù),,擠干名義收益率的水分,,看透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實際年化收益率可以參考以下公式:(總收益金額/理財資金)×(365/資金實際占用天數(shù)),。
那么,,投資者該如何提高購買理財產品的成功率呢?任琛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如果已經看準了一款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將“秒殺”的可能性提至最高,。最好提前以通知存款,、現(xiàn)金等形式的資金集中轉入活期用戶,以便用最簡單的操作和最高的時效完成購買,。另外,,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開通了網絡購買渠道,可以經常地瀏覽各家銀行的網點,,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網銀轉賬并“秒殺”,,提高成功率。
“秒殺”一詞常被用于網絡,,形容商品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如今收益率隨著央行加息而水漲船高的理財產品,由于其期限短,,收益高,,獲得投資者的青睞,。記者從農行、中信等多家銀行了解到,,最近多期理財產品都賣得很火,,有的甚至幾分鐘就被認購一空,許多上百萬元起步的高端理財產品同樣遭遇“秒殺”,。不過理財師也提醒說,,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不要僅看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更要看清產品的實際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