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0年,,樓市調控,、股市低迷,一股“另類投資”風卻搭著“豆你玩”,、“蒜你狠”的勢頭,,掀起了又一輪“天價”高峰。諸如紅木,、郵票的投資“老面孔”你方唱罷我登場,;冬蟲夏草、太子參,、大紅袍,、黑茶也借助“物以稀為貴”的名頭擠進來湊熱鬧;更令人咋舌的是翡翠,、黃龍玉,、字畫等收藏品,連連創(chuàng)下歷史高價,,不少行家只能直呼“看不懂”……
除去傳統(tǒng)的股票,、債券和現(xiàn)金之外,包括大宗商品,、藝術品等金融和實物資產統(tǒng)統(tǒng)被納入“另類投資”的框里。在民間資本投資欲望強烈的背景下,,打著“抗通脹”的旗號,,今年這波“另類投資”的熱潮究竟有多少靠譜的成分?
一場“數零”的游戲
“436800000”,,這個數字一登場,,或許多數人還是要數一數才能知道這幾個“零”究竟值多少�,?蓪τ诮衲暌徽杲谥袊囆g品投資市場里的買家來說,,這個億元級別的數字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
6月初,,經過近70輪競價,,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價的世界紀錄首次在國內誕生——北宋黃庭堅書法《砥柱銘》卷以3.9億元落槌,加上12%的傭金,,總成交價達到了“436800000”——4.368億元,。這一成交價遠遠超過了200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圖罐》創(chuàng)造的約2.3億元中國藝術品成交紀錄,,因此被不少行家稱作國內藝術品投資“億元時代”的開端。
不過,,這個“高價”紀錄僅僅只保持了5個月,。在11月英國倫敦的一次小型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粉彩鏤空瓷瓶以4300萬英鎊的天價被一中國買家拍走,,加上傭金和增值稅,,瓷瓶身價折合約5.5億元人民幣,再度刷新了國內藝術品的拍賣紀錄,。
高昂的藝術品受市場熱捧,,郵票、玉石等也成了“另類投資”的大熱門,。一直備受青睞的翡翠自然當仁不讓,,價格一路走高,頂級品質的成品已經翻番,�,?梢撈鸾衲甑菆龅摹靶沦F”,一種叫作“黃龍玉”的玉石可以用“奇跡”兩字來形容,。2000年,,黃龍玉還只是每千克從幾角到幾元不等的“黃蠟石”。到了2007年,,此玉受到了溫州和山西商人的關注,,從此搖身一變,漲勢一發(fā)不可收,。據一位古玩收藏者介紹,,黃龍玉的價格從2009年至今年年初,掀起了一個高峰,,如今黃龍玉售價最高可達到幾十萬元每千克,。
“一版郵票能在中國一線城市換購一套住房”,這個“傳說”在今年成了真,,一整版1980年T46庚申年首輪生肖猴票以約11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較30年前狂漲17萬倍。整個郵票市場都火了起來,,去年4月份還只值3000元的生肖猴票,,今年的單價達到了1萬余元。而曾經被瘋狂炒作的茶葉,、蘭花更難逃投資者的“法眼”,,福建大紅袍被炒出萬元一斤的“天價”,一盆君子蘭甚至叫賣到7777萬元人民幣,。
炒作手法似曾相識
以當年的蘭花,、普洱茶為例,,那株草曾炒到一千萬元,那杯茶曾追高到一百萬元,,但在這場“游資炒作”游戲中,,贏的往往是大莊家,而輸得傾家蕩產的,,則是跟風炒作的投資客,。
“黃龍玉的炒作手法和幾年前的普洱茶幾乎如出一轍,”市場行家告訴記者,,首先一些大的商家或資金雄厚的投機者聯(lián)手一起收購原石,,壟斷約60%的貨源,隨后在專業(yè)市場中散布貨源緊張的消息,。與此同時,,他們在全國各地進行收購,造成市場需求大的現(xiàn)象,。等聞風而來的二手商家和普通消費者入市將價格抬到一個高點時,,炒家們便拋出手中存貨。
相關專家指出,,目前資金炒作的黑手已完全伸向收藏品市場,,一些本身從事股票和基金投資的莊家把目光投向收藏品市場后,運用基金坐莊的手法炒作收藏品,�,!扒f家炒作收藏品市場的原因主要是該市場對資金的要求不高,相對來說,,一兩個億資金能在收藏品市場里有所作為,,但是在股市、樓市中就不一定行了,�,!�
投資,還是投機,?
投資與投機之差歷來就在一線間。
對于“另類投資”市場是否過熱,、是否出現(xiàn)泡沫的問題,,有人還不以為然,認為中國這些投資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通過基金,、銀行、個人投資等多個渠道涌入這個市場,,說泡沫仍為時過早,。不過,,市場存在的風險確實已不能小覷。
“面對CPI的一路高漲,,銀行存款是負利率,,房地產面臨宏觀調控,股市又是一片低迷,,民間旺盛的投資熱情只能選擇這些看起來有升值空間的資產,。”滬上一位券商人士告訴記者,,“另類投資”大熱正是國內缺少其他投資渠道的表現(xiàn),,但收藏屬性逐漸被投資屬性掩蓋的狀況,對于投資者來說無疑是個考驗,,“投資這些另類的收藏品要求很高,,并不是有錢就可以,應該具備一定的文化底蘊和鑒賞能力,。一旦購買了贗品或者藝術價格低的作品,,高位套牢,就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事實上,這些“另類投資”最大的風險來自于流動性差,,此類物品基本都沒有正規(guī)的回購渠道,,即使升值也會遭遇有價無市的局面,而且投資客很容易陷入莊家與炒家共筑的“投資陷阱”,,就像參與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誰接到最后一棒,誰就成了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