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聯儲每次例會都要提及加息準備,,但實際上那只是美聯儲對市場進行的加息預期管理,以免投資者瘋狂投資,,吹大資產泡沫,。
對于加息,,美聯儲未來會盡量拖延,,能不加就不加,即使要加息,,也是采用迂回的加息之路。這當中有何奧妙呢,?
在不少人看來,,美聯儲結束QE政策之后,,很快就會以加息的方式來收緊貨幣政策,這讓很多人感到惶恐,。
為什么會怕,?在這里我可以告訴讀者的是,,美聯儲加息確實讓人感到害怕,。對美國來說,,加息將令資金成本上升、企業(yè)利潤減少,、房屋貸款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減少……對于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中70%依靠消費來拉動的美國而言,,當收入減少且成本增加時,,消費繼續(xù)拉動經濟增長的空間將大受限制。新興國家對美聯儲加息也會感到害怕,,因為美聯儲加息會引發(fā)資金逃離新興國家,,回流美國,。這不但會造成新興國家的樓市,、股市等資產泡沫破裂,引發(fā)金融市場動蕩,,而且會導致不少新興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引發(fā)嚴重通貨膨脹,給經濟以沉重打擊,。
這樣的場景,想想都覺得心驚肉跳吧,?但要我說,,大家不要自己嚇自己,,美國離加息還遠著呢。
無須自己嚇自己
為什么我說美國離加息還遠著呢?首先,,美聯儲結束QE政策,停止購買債券,,不等于收緊貨幣政策,。因為債券到期后,,美聯儲還會把本金再投資,。目前美聯儲超過4.3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便會滾存下去,,直到美聯儲停止再投資甚至出售資產,才算真正的收緊貨幣政策,。
而且,美聯儲減少或者停止購買債券,,極有可能推高長期國債的收益率,,由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通常被作為銀行貸款的基準利率,,這將變相引導市場利率上升,,背離了美聯儲長期維持低息的承諾,。
對此,,可能讀者會問,這個承諾的時間是多久,?美聯儲主席耶倫給出的答案是五至八年。也就是說至少在五年之內,,美聯儲還是會繼續(xù)投資,,不會為資產負債表“減肥”。
巨額的美債也拖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后腿,。美國當前有高達17萬億美元的未償還債務,,如果美聯儲重啟加息周期,,美國未來十年的還款會由每個財年的2270億美元,翻一倍至超過5000億美元,。這無疑加重了美國的債務負擔,,令市場憂慮美債的長遠前景,警惕會否爆發(fā)“美債危機”。
因此,,除非美聯儲能找到解決方案,否則收緊貨幣政策暫時不可行,。而且,,美聯儲實際上也不急于加息,,這當中有兩大原因。
其一,,兩三年內通貨膨脹暫時不會給美國帶來威脅。一方面,,短期內全球整體通貨膨脹難以構成威脅,。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格夫(Kenneth Rogoff)與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萊因哈(Carmen
Reinhart)共同研究發(fā)現,危機在發(fā)達國家的平均持續(xù)期為七年,在新興國家則是十年,。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顯現,,則意味著2014—2017年是發(fā)達國家走出危機和新興國家仍在危機中的錯配時期,。
在這個時期內,,發(fā)達國家的經濟開始復蘇,,新興國家的經濟卻仍陷困境,。由于新興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已強于發(fā)達國家,這會導致全球的經濟增長水平較低,,增長速度普遍弱于預期,,全球經濟復蘇將非常乏力。
在此背景之下,,全球物價難有普遍上行的動力,,全球性通貨膨脹的實質威脅是不存在的。美國潛在通貨膨脹壓力即使存在,,但目前來看,,直接變成經濟復蘇攔路虎的可能性并不大。
另一方面,,美國目前的情況其實也樂見“可控制的通貨膨脹”出現,,即使通貨膨脹率每年維持在2%左右,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歷史低水平,,而且,適度的通貨膨脹對經濟的發(fā)展往往是一件好事,。
在這點上,2008年美國總統(tǒng)大選參與者,、前美國國會貨幣政策分委會主席羅恩·保羅(Ron
Paul)曾經透露了個中玄機,。他在著作《黃金、和平與繁榮》(Gold、Peace and
Prosperity)中表示,,美國通貨膨脹的80%來自于援助大型企業(yè)與大型商業(yè)銀行,,以刺激經濟,,無論其動機如何,美國熱衷通貨膨脹,,因為利益集團可在通貨膨脹下獲利,并暗地操作財富再分配,。
由于通貨膨脹往往可控,,加上大型商業(yè)銀行在適度的通貨膨脹中可獲利,,所以對主要由各商業(yè)銀行出資組成的美聯儲來說,,加息沒有很強的緊迫性,。
其二,,就業(yè)問題仍困擾美國,。美國的就業(yè)形勢多年來都非常嚴峻。美國經濟學家,、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就警告說,,美國正形成一個長期失業(yè)的下層階級,美國有1/6的勞工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只能找到非全職的工作,,“他們如同被拋棄了”,。
克魯曼并沒有夸大其詞,,根據美國政府統(tǒng)計的“失業(yè)人口”加上“適齡但退出了勞動市場的人數”,,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前這個數字是9000萬左右,,但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卻超過了1億,,這意味5年間沒有工作的人口增加了約1000萬,。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美國歷次經濟衰退中就業(yè)崗位損失數量最多的一次,。
此外,,美國如今仍有約5000萬人生活于貧窮線以下,繼1965年以來貧窮人口比率連續(xù)三年達至15%或以上,。
因此,,盡管美國失業(yè)率下降速度較快,,但許多長期失業(yè)者仍面臨巨大的就業(yè)困難,�,;谑I(yè)率應為3%~4%的全民就業(yè)狀態(tài),,只有當美國的失業(yè)率由目前的6%左右降至5%甚至以下,美國就業(yè)好轉的基礎才能牢固,,才足以讓美聯儲啟動加息,。否則,,在就業(yè)形勢仍舊不好的背景下,,美聯儲并無立即加息的必要,。
此外,,美國的樓市“不給力”,未能大力拉動經濟增長,,也拖延了美國的加息進程。
根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米安恩(Atif Mian)與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蘇菲(Amir
Sufi)的研究發(fā)現,,雖然過去兩年美國的房價呈現上漲趨勢,但房價上漲未能刺激民眾消費支出增加,,所帶來的正財富效應也不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之前的;同時,,房價上漲也無法推動住宅固定投資增長,。因此,房價上漲對美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已經下降,,無法拉動美國經濟整體增長,。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芬恩·基德蘭德(Finn E.
Kydland)甚至認為:“現在缺乏資本形成,,投資不足,如果這樣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美國經濟不會快速增長,。”
利率回升要十年
雖然美聯儲每次例會都要提及加息準備,,但實際上這只是美聯儲采用的“加息預期管理”,,目的是防止投資者誤以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利用低利率環(huán)境展開瘋狂的投資行為,,進一步吹大資產泡沫,,為金融市場埋下更大的定時炸彈。
即使美國加息遲早會來,,美聯儲未來也依然會盡量拖延,,選擇最迂回的加息之路。例如,,美聯儲可以針對目前超過2.5萬億美元的商業(yè)銀行儲備金,,透過調節(jié)逆回購利率、定期存款利率及超額儲備利率等方式,,吸收銀行過剩的資金。
只要美聯儲將這些利率提高至比市場稍高的水平,,那么,,市場要與美聯儲競爭資金,就必須給予銀行更高的利率,,以獲取資金,。這個效果已經等同于加息。
即使這種方式無效,,美聯儲也可以采用最溫和的方式加息——先將基準利率由當前的0%提升至0.25%,,未來再緩慢加至2%左右,避免過分影響經濟復蘇和就業(yè)市場,。
至于美聯儲何時才會加息至正常中性的4%水平,,魯比尼預測是美聯儲結束QE政策的4年后,也就是2018年,。
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更是語出驚人,。他在2014年5月中旬指出,在他有生之年,,將不會見到美國的利率重返高于4%的水平,。
可能有讀者好奇,為什么伯南克的預測這么大膽,?他沒有解釋原因,,估計伯南克是根據歷史經驗判定的。在過去的35年里,,美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持續(xù)下滑趨勢,,為了提升經濟,美聯儲每次加息都不會超過上次降息前的最高點,,而這一回美國降息之前的最高點,,是4%~4.25%。
簡而言之,,除非美國突然爆發(fā)惡性通貨膨脹,,或是神奇地迅速恢復經濟水平,,否則,我們不妨將魯比尼和伯南克預測的年限平均一下,,美國基準利率要恢復到4%的正常水平,,至少還需要十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