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是此間舉行的2014年南國書香節(jié)的一句宣言,。自書香節(jié)啟幕以來,每天都有數(shù)以十萬計的讀者在其中徜徉書海,,享受讀書,、買書的樂趣,。 但是,,似乎只有每逢書展開張,、圖書特賣會開幕、新型書店興起時,,人們的閱讀情懷才能被喚醒,,人們對讀書的渴望才能被點燃。更多時候,,閱讀這一生活方式正日益變得邊緣化,、功利化、稀有化,。 即便是面對書展上的閱讀“盛況”,人們依舊難以否認,,中國人正被貼上“讀書不多”的標簽——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zhì)圖書的閱讀量為4.77本,較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人均閱讀量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據(jù)統(tǒng)計,,超五成的成年人認為自己的閱讀數(shù)量較少,。37.1%的人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讀書”,32.9%的人承認自己“沒有讀書的習慣或不喜歡讀書”,。 很多時候,,“沒時間”只是借口,“不習慣”也不能成為理由,。究其原因,,是人們時常忘記閱讀的必要性。古人有云,,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或許今人沒有這樣深刻的體會,但讀書陶冶情操卻是人人皆知的道理,。 只有珍視閱讀,,才能養(yǎng)成讀書的生活方式,才能讓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彌漫書香,。只有國人習慣了書香彌漫的生活,,才有可能實現(xiàn)全民閱讀,,讓中國人撕掉“讀書不多”的標簽。 書展,、圖書特賣,、新型書店等模式能夠刺激人們的閱讀欲,這固然是好事,,但讀書終究不應該是一時興起的狂歡體驗,,也不應該是斷斷續(xù)續(xù)的短期消遣,人們應該懷有一份愛讀書的情懷,,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