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三年前美國記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用了4年時間寫成的一本重點論述“全球化”的專著《世界是平的》之后,有關探討和寫作世界是什么的書籍跟風不止,,其中有《世界是彎的》,、《世界是圓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一時間,,人們不知自己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什么了,。
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作者將全球化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國家間的融合和全球化,,開始于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持續(xù)到1800年前后,是勞動力推動著這一階段的全球化進程,;第二階段是公司之間的融合,,從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種硬件的發(fā)明成為推動力———從蒸汽船,、鐵路到電話和計算機的普及,;而在第三階段中,個人成為了主角,,膚色或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不再是合作或競爭的障礙,。軟件的不斷創(chuàng)新,網絡的普及,,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通過因特網輕松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分工,。全球化抹平一切疆界,世界變平了,。
《世界是平的》一書出版之后,,先是走紅美國,之后紅遍全球,。作者的朋友戴維·斯密克有點不以為然了,,于是寫了《世界是彎的》來唱對臺戲。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全球經濟中隱藏的危險”,。該書在2008年9月出版,,剛剛上市就趕上了金融海嘯,于是上了非小說類最暢銷書榜,。前總統(tǒng)克林頓向公眾推薦,,說這是了解金融危機必須讀的三本書之一。
在來自于美國華盛頓智庫,,作為一個投資和戰(zhàn)略咨詢專家的戴維·斯密克筆下,,在弧形的地球上,人們看不見地平線之外的風景,。這個世界是彎的,。《世界是平的》只是精彩地展示了全球化這個命題的第一部分———貿易,,通過交通,、通訊、互聯(lián)網的方便快捷,,讓我們的聯(lián)系從遠隔萬里做到了近在咫尺。但這里還有全球化的第二部分———金融,,他以親身經歷向我們闡述了一個“不平”的世界,,敏銳地察覺到全球化已經從簡單變得復雜,全球金融體系已經是漏洞百出。世界迫切需要建立一種健康的金融體系,,否則我們的經濟也會出現(xiàn)危機,。
為什么世界是“彎”的?斯密克指出,,因為日益復雜的國際金融市場面臨的多種潛在風險伴隨全球化的發(fā)展,,在全球資本市場和金融體系中,產油國的投資者,、亞洲各國中央銀行及其主權財富基金,、對沖基金、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形成了四大新的“金融權力掮客”,,由此匯聚的巨額資金洪流可以在瞬間突破國界,,這極大地動搖了原有的經濟和金融活動游戲規(guī)則,削弱了國家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掌控能力,。在新的國際環(huán)境下,,即使是美國這樣強大的國家也很難像以往那樣有效地干預經濟活動了�,?梢�,,整個世界市場體系已經變得相當弱不禁風。因此,,對金融市場來說,,世界是彎曲的。我們看不到地平線,,我們的視線被限制住了,。
也許為了與戴維·斯密克PK,也許世界又有新的發(fā)展,,不久,,托馬斯·弗里德曼繼《世界是平的》一書之后又推出新著《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他在書中提出當今世界發(fā)展的五大趨勢,,呼吁對“地獄能源”即石油,、煤炭等造成嚴重環(huán)境污染和氣候變暖對能源的減少和限制使用,大力開發(fā)和使用“天堂能源”即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潮汐等,。作者認為必須跳出傳統(tǒng)國家發(fā)展模式的窠臼,,以創(chuàng)新的觀念和方法求發(fā)展,在全球掀起一場新的“綠色能源革命”,,以價格杠桿和政府干預行為全力推廣綠色能源的研發(fā)和普及使用,,才是正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和人類與地球長久存續(xù)的保障,。
世界是什么,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家、政治家,,都會有自己的解讀,,這個命題既長遠,又復雜,,我們現(xiàn)在以至將來生活生長在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著認識這個世界的義務和責任,都會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和解讀,,“世界是什么”的探討永遠沒有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