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土地出讓收支和耕地保護審計結果終于在28日與公眾見面。審計結果顯示,此次審計查出包括少征,、虛增,、違規(guī)支出、少支付補償,、套取騙取補償?shù)韧恋爻鲎屖罩栴}資金約1.3萬億,,收支核算不規(guī)范資金逾8000億。目前審計已向有關部門移送重大違法違紀問題397起,。 “這次土地審計是2014年初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審計署也將其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睂徲嬍鹫哐芯渴邑撠熗靖嬖V記者,。作為第一次大規(guī)模針對土地出讓收支和耕地保護兩方面情況的全國大審計,此次審計從2014年8月中旬開始,,審計署組織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共2.4萬多名審計人員,,重點對29個省本級、200個市本級和709個縣2008年至2013年土地出讓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進行了審計,,重點抽查了11.81萬宗土地,、10011個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同時利用有關部門的地理信息數(shù)據(jù),,分析了耕地管理情況,。 地方財政“仰仗”土地出讓金收入,而土地財政又成為房價高企的推力,,毋庸置疑,,土地出讓金牽動了社會敏感的神經。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表示:“土地出讓做全面審計的主要意義有兩個方面:一是更好地為新一輪財稅改革提供支持性條件,。二是可以加大反腐敗的廣度和力度,。土地征用、招投標,、資金來源和使用,、日常管理等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有很大漏洞并產生腐敗�,!�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在全面進行土地制度改革之前,,需要做一個摸底調查。雖然土地出讓收入的征收,、使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但是相比其他公共財政資金,土地方面資金管理要薄弱得多,。所以,,了解現(xiàn)行制度在現(xiàn)實中的執(zhí)行情況應該是審計的重點之一。” 此次審計發(fā)現(xiàn)的問題集中在土地出讓收支,、建設用地、土地利用和耕地保護三方面,。其中,,土地出讓收支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土地出讓收入少征3664.23億元,通過收入空轉等方式虛增1467.78億元,;支出中違規(guī)用于彌補行政經費,、對外出借、修建樓堂館所等7807.46億元,;征地拆遷中,,一些地方和單位少支付補償17.41億元,編造虛假資料等套取或騙取補償10.57億元,。此外,,一些地方土地出讓收支核算不夠規(guī)范,有8358.75億元滯留在財政專戶或直接坐支,;有的地方為支持經濟,,減免或返還土地出讓收入7218.11億元。 而建設用地方面的問題主要包括:違規(guī)超計劃或超規(guī)劃審批,、越權或拆分審批,、少批多征或未批先征等批地征地38.77萬公頃,違規(guī)協(xié)議出讓,、虛假“招拍掛”或“毛地”出讓等供地14.43萬公頃,,違規(guī)以租代征、改變規(guī)劃條件等用地21.86萬公頃,。一些管理人員為特定關系人低價購地,、非法倒賣牽線搭橋,造成國有權益損失,。 “審計結果上報國務院后,,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部署整改工作,要求對審計發(fā)現(xiàn)問題采取鐵腕措施,,嚴肅問責,,既要查處土地出讓收支違規(guī)管理等亂作為,又要糾正土地閑置中反映出的不作為等現(xiàn)象,�,!睂徲嬍鹫哐芯渴邑撠熗靖嬖V記者:“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等部門和相關地方對審計指出的問題積極進行整改,,效果明顯,。至2015年5月底,各地已盤活閑置土地2.55萬公頃、閑置資金2600多億元,,糾正違法用地2.4萬起,,處理有關責任人2500多人,制定完善制度2800多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