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幾個字再次占據了24日各大財經網站的頭條位置。正在舉行的中美第七次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人民幣匯率處于合理水平”,,以此來回應美方在對話期間對人民幣匯率施壓的慣常之舉,。 實際上,,匯率話題是每次中美對話都無法繞過的一個熱點,,盡管伴隨著匯改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已接近30%,,這個話題早已不像當初那么火熱,不過,,最近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震蕩,甚至貶值壓力大于升值壓力,,可能成為美國方面本次關注匯率的原因之一,,也成為媒體記者們想要探求央行表態(tài)的動因之一。 簡單地用升值或貶值來形容目前的市場都不夠準確,,膠著與拉鋸才是最好的寫照,。推升人民幣匯率的因素和拉低人民幣匯率的因素激烈交鋒,并共同作用影響市場,。 推升人民幣的因素更多的是市場對人民幣國際化和人民幣加入SDR的高度期待,。今年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決定是否把人民幣與歐元,、日元,、英鎊和美元一起納入決定其國際儲備資產——特別提款權(SDR)價值的貨幣籃子。盡管加入SDR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不過這一事件對于市場預期的影響還是巨大的,。渣打銀行最近的研究報告稱,全球投資人對人民幣資產配置將大幅上升,。這將緩解人民幣外匯市場在強美元背景下的壓力,,并有力地提振點心債市場。 與之相對的是,,美國將步入加息周期無疑是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最大推動力,,盡管加息時點多次后移使得美元指數上行時不時遭遇挫折,但是加息周期不可逆,,美國貨幣政策預期中的轉向必將給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guī)碡泿刨H值和資本外流的壓力,。雖然從中國最近兩個月的銀行結售匯數據以及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數據來看,跨境資金流出的壓力有所緩解,不過,,伴隨著資本項目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提升,這方面的壓力還是不言而喻的,。 從年初到現(xiàn)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經小有升值,達到6.11的水平,,但是,,人民幣兌美元詢價市場匯率還是徘徊在6.20左右,從這個現(xiàn)象可看出市場上貶值的壓力確實要大于升值壓力,。不過,,若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這也意味著人民幣持續(xù)貶值的可能性將非常小,,原因在于官方將會繼續(xù)通過對中間價的管理來干預和穩(wěn)定匯率,,避免其大幅貶值。 盡管在中國經濟復蘇仍乏力,、傳統(tǒng)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出口持續(xù)低迷的背景下,,業(yè)內一些專家學者紛紛建議貨幣當局通過人民幣貶值的方式來刺激出口,不過出口不振源于多方面原因,,單純依靠貨幣貶值也不是解決外貿問題的良方,,而從目前中間價的情況來看,貨幣當局也無意用匯率貶值來作為穩(wěn)增長的重要手段,。綜合近期各種跡象來判斷,,人民幣匯率仍將在波動中小有上升,政策層在貨幣政策寬松和資本項目開放提速的同時,,仍將依靠穩(wěn)定匯率來避免資金大規(guī)模外流,,這樣的選擇更符合中國的國情和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