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盜刷事件時有發(fā)生,,不僅是信用卡,,儲蓄卡也存在“中槍”風險,。
秦先生的交通銀行儲蓄卡在異地被人通過ATM機盜刷了5.48萬元,,他認為銀行未能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起訴要求交通銀行北京分行賠償損失,。記者日前獲悉,北京市二中院終審判決秦先生勝訴,。
異地被人通過ATM機盜刷5.48萬元
據(jù)秦先生起訴稱,,2014年8月6日,他的妻子拿他的交通銀行儲蓄卡在北京取款,,發(fā)現(xiàn)卡中余額僅剩100余元,,查詢交易明細后發(fā)現(xiàn)兩天前在山東省濟南市一臺ATM機上被盜刷,隨后秦先生撥打了交通銀行客服熱線對儲蓄卡進行掛失處理,,并報警,。北京西城警方受理此案并立案偵查,。據(jù)了解,目前偵查還未有結果,。秦先生強調,,該卡一直由他和其妻子持有,未曾丟失及借他人使用,,其本人不在濟南,,也未委托他人在濟南取款、轉款,。
一審法院查明,,秦先生的儲蓄卡是磁條卡,在濟南被轉賬和取現(xiàn)時間是2014年8月4日凌晨4點多,。西城警方依據(jù)作案時間,、作案方式等特點,初步判斷系犯罪嫌疑人所為,。但因ATM機和周圍監(jiān)控設備的原因,,從監(jiān)控錄像中無法判斷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卡片的卡面信息,不能確定是真卡還是偽卡,。
交行北京分行答辯稱,,該行借記卡采用“密碼身份認定”原則,即只要輸入的密碼與預先設定的密碼一致,,所進行的交易即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持卡人應注意保護信息安全,防止密碼泄露,,并應對是否履行了妥善保管和隱秘使用密碼的義務負有舉證責任,。即便當前舉證不能,亦可待刑事案件偵破之后確定,。銀行申請中止審理此案,,待刑事案件偵破后再恢復審理。
一審法院認為,,《商業(yè)銀行法》第六條規(guī)定:商業(yè)銀行應當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交行北京分行作為金融機構,負有保障交易場所安全,、防范犯罪行為,、保障持卡人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的義務,以確保持卡人卡內資金的交易安全,。因交行北京分行未能舉證證明秦先生對涉案借記卡,、密碼存在保管不善的過失,對其相關辯解,,法院不予采信,,并對銀行中止本案審理之申請,,法院也不予準許,一審法院判決秦先生勝訴,,交行北京分行賠償秦先生儲蓄損失5.48萬余元及利息損失,。交行北京分行上訴被二中院駁回。
《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就此致電交行北京分行,,截至發(fā)稿時,,對方尚未回復。
盜刷后須第一時間辦理銀行卡掛失手續(xù)
一位交通銀行法務部人士坦言,,原則上銀行沒有持卡人本人的授權,,是不允許其儲蓄卡外借的,但是如果在ATM機上操作,,銀行無法監(jiān)管,,另外市面上POS機刷卡簽字,也無法進行核對,,銀行更難以對此進行監(jiān)控,,未來應該通過電子化系統(tǒng)由有關組織來完善相關監(jiān)測。
《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查閱過去媒體報道的相關資料和一些論壇的消費維權帖發(fā)現(xiàn),,銀行卡遭盜刷并不鮮見,。近日,哈爾濱市南崗區(qū)人民法院兩次公開開庭審理了一儲戶交通銀行卡盜刷案件,,2014年5月16日下午原告祝子賀的銀行卡在昆明市被異地跨行消費了184572元,。經(jīng)過審理,南崗區(qū)法院一審判決認定銀行承擔80%的主要賠償責任,。法院審理認為,,銀行應當保證祝子賀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侵犯,銀行對借記卡有安全保障的義務,。同時,,法院認為,若要使用銀行卡消費,,不僅需要銀行卡還需要密碼才能完成消費,,因此卡片被盜刷說明祝子賀對密碼也未盡到妥善保管義務。根據(jù)雙方過錯程度,,法院確定銀行和持卡人之間過錯比例為8:2。
業(yè)內律師建議,,儲戶在遭遇銀行卡盜刷后,,應第一時間辦理銀行卡掛失手續(xù),并立刻持真銀行卡向就近公安機關報案,,避免損失擴大及固定相應證據(jù),。
在辦理銀行卡時應開通提醒功能
事實上,,儲戶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消費等倘若不稍加防范,也會存在銀行卡遭復制的風險,�,!督�(jīng)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發(fā)生在網(wǎng)上銀行的存款被盜案件主要特征包括:儲戶開通網(wǎng)上銀行賬戶后綁定多張銀行卡,,通過網(wǎng)上銀行在多臺電腦上進行網(wǎng)上消費,、轉賬以及綁定第三方支付等操作;儲戶不慎進入非法網(wǎng)站瀏覽進行操作時,,登錄戶名,、密碼以及綁定手機號碼等容易被犯罪分子竊取,犯罪分子再通過高科技手段直接登錄儲戶網(wǎng)上銀行賬戶進行轉賬或消費操作,,或誤導儲戶與第三方支付簽訂免密碼支付協(xié)議等自行將儲戶款項轉出,。
甚至還有案件表明,有些自助銀行網(wǎng)點門禁或者POS機如果遭犯罪分子安裝盜碼器,,也可以獲取相應的銀行卡號和密碼信息,。犯罪分子憑借記卡磁條信息與密碼復制、制作假卡,,再通過異地ATM機取款,。
“通常法院判決銀行和持卡人誰承擔責任要根據(jù)一些舉證和條件。銀行很難舉證持卡人的銀行卡密碼被泄露或者告知他人的證據(jù),。銀行的計算機系統(tǒng)中也儲存了持卡人密碼,,所以并不排除銀行內部職工監(jiān)守自盜的可能。一旦持卡人把錢存入銀行,,雙方已經(jīng)形成了事實上的合同關系,,銀行就有保證存款安全的義務。不過,,也有法院判定認為如果持卡人沒有辦理銀行卡消費提醒功能,,銀行卡內金額被盜很久后才發(fā)現(xiàn),又沒有及時與銀行取得聯(lián)系進行掛失,,也無法證明本人不在刷卡地點的,,那么持卡人將承擔大部分責任�,!蹦陈蓭熓聞账L期關注銀行業(yè)消費案件的律師說,。
業(yè)內專家提醒,個人在辦理銀行卡時應開通提醒功能,,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盜刷事件,。當前我國普遍使用的銀行卡為磁條卡,安全性并不高,,相比之下,,金融IC卡的安全性較高,,但制卡成本較高,且市場上能夠刷金融IC卡的POS機配套設施也需要跟上,,未來金融IC卡置換和發(fā)卡仍需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