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8月8日),,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央行正在退出常態(tài)化外匯干預,,只在匯率浮動超過規(guī)定區(qū)間,、資本項目有較大不平衡及金融市場出現危機等情況下,才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
實際上,,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和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詢價)的差價已大幅減小,,截至目前,,兩者更是出現了連續(xù)3個交易日“雙升”的局面,。
昨日(8月11日),市場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中間價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會有一個既定的方向,,而是更多地順應市場本來的趨勢,。未來,如果中間價和即期匯率這種比較吻合的情況能持續(xù)下去,,可能就能說明做市商在形成中間價的報價中應是以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來做參考的,。
中間價即期價現“雙升”
此前,有關“央行要退出匯率常態(tài)干預”的說法,,央行官員和市場分析人士均有提及,;而央行內部人士此次“正在退出”的表述,則進一步將推出的時態(tài)定義為“現在進行時”,。
上周五,馬駿在一個小型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央行正在退出常態(tài)化外匯干預,,并首次明確給出今后央行將僅在以下偶然情況出現時才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如匯率浮動超過規(guī)定區(qū)間,、資本項目有較大不平衡及金融市場出現危機等情況,。
據記者了解,,今年4月10日,央行行長周小川曾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將進一步擴大金融業(yè)對外開放,;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逐步退出常態(tài)式的外匯干預,。
此外,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去年12月亦表示,,央行未來“將推動形成由市場供求決定利率的市場機制,,人民銀行加強宏觀調控,同時逐步退出對匯率常態(tài)化干預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昨日(8月11日),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詢價)已經連續(xù)6個交易日上漲,,再次刷新今年3月17日以來新高,。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亦連續(xù)3個交易日反彈,,累計上漲159個基點,,至6.1522。也就是說,,在經過多日的“反向波動”后,,中間價不僅追上了即期匯率反彈的步伐,兩者之間更是連續(xù)出現了3個交易日的“雙升”,。
另一方面,,中國海關總署上周五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7月貿易帳盈余超預期擴大至473億美元,,出口勁增14.5%,,進口則轉為下降1.6%。
對此,,招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出口大幅增長,使得人民幣升值空間轉好,,預計升值勢頭將持續(xù),;這可能造成之前囤積的結匯盤涌出,外匯占款將出現改善,,利好短期流動性,。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可能會更傾向于回籠流動性,避免利率走廊下限失守,。
“退出干預”或指即期價
“個人認為,,馬駿有關央行正在退出外匯常態(tài)干預的表態(tài),,應該更多的是指對即期匯率盤中的干預,而不是中間價,�,!眲|亮告訴記者,目前來看,,中間價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會有一個劃定的方向,而是更多地順應市場本來的趨勢,。以前,,中間價的變動可能更多地體現央行的意志和政策信號,但現在多數情況下,,中間價的政策意義已不是那么明顯了,,市場在中間價形成過程中的發(fā)言權應該是逐漸增大的。
對于未來有關匯率中間價的改革,,劉東亮認為,,只要能夠執(zhí)行好目前的規(guī)定,人民幣中間價的形成就已經很市場化了,。
“現在,,中間價和即期市場的匯率已經基本重合,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如果中間價和即期匯率比較吻合的情況能夠持續(xù)下去,,可能就能說明做市商在形成中間價的報價中應該是以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來做參考的�,!眲|亮表示,。
“改革的終極方向,肯定是要取消中間價,,但這肯定是比較久以后的事情了,。在可預見時間內,只要中間價和即期匯率保持一個比較好的良性互動就可以了,�,!眲|亮認為,在政策上,,央行還可以進一步增加中間價的報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