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陸良縣下雨古村群眾在排隊取水,。記者 藺以光/攝 |
連續(xù)幾年遭受嚴重干旱的云南省,,目前再次遭受旱災侵襲,。連日來,記者在滇東缺水較嚴重的一些旱災地區(qū)看到,,陽光烤灼著大地,,在“旱魔”的肆虐之下,大片的田地張開龜裂的口子,,成千上萬的河溝斷流干涸,,無數(shù)的牲畜干渴等水喝,,成片的莊稼在烈日“烘烤”下枯萎……
宣威市田壩鎮(zhèn)吃水村在半山腰上,不少村民從去年冬月就開始背水喝,,該村一位村民說,,“我們村名就是因為從不缺水而得名,村后面山箐里的水從來沒有斷流過,。但受連續(xù)干旱影響,,去年冬月就沒水了,我們就只能去1公里外的山溝里背水來喝,�,!�
2月20日下午,記者來到陸良縣龍海鄉(xiāng)上雨古村,,這個小山村地處喀斯特地貌山區(qū),,前幾年政府補助村民修了許多小水窖。62歲的村民李國方說:“水窖蓄滿水夠用好幾個月,,但去年9月以來就沒下過雨,,早已干涸了�,!�
鄉(xiāng)政府組織運水車每天從10公里外的取水點,,將清水運到村里供村民取用,主要保證村里條件較為困難的家庭和學校學生飲用,。由于附近沒有水源點,,大部分村民不得不買水喝。村民海方林家前幾天剛花錢買了一車水來,,蓄滿了他家的小水窖,。他說:“去年11月以來,我已經(jīng)花了600多元買水了,�,!�
20日傍晚,記者來到離陸良縣城5公里左右的青山水庫,,水庫已經(jīng)干涸很久,,水庫底部的淤泥已經(jīng)變成堅硬的土塊,土塊之間的縫隙可以伸進拳頭,。
水庫附近田地里的小麥、蠶豆等農(nóng)作物長勢不到正常年景的1/3,,部分地里的小麥大面積枯黃,。在夕陽的照射下,顯得有些凄涼,。
陸良縣水務局局長方文光說,,陸良縣城供水水源地永清河水庫,、北山水庫僅有水量92萬立方米,除去死庫容及輸水損失,,已無水可調(diào),,城區(qū)14.8萬人目前靠5口深井供水,每天缺水1.2萬立方米左右,。
2月21日中午,,記者來到陸良縣小百戶鎮(zhèn)老母村,三棵有上百年歷史的參天大樹矗立在村口,,樹下有一口井,,井底僅有薄薄的一層清水,幾個村民正在小心翼翼地舀水,。
看著僅有的一點水,,老母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張海生滿臉愁容。他說:“這口井有上百年歷史了,,是全村700多村民和旁邊小學近兩百名師生的飲水源泉,。歷史上從來沒有干涸過,前年特大干旱也沒有,。去年9月以來,,我們這里一直沒有下過雨,這口百年老井里的水越來越少,,2月以來一天比一天少,,現(xiàn)在已經(jīng)見底了�,!睘榱私鉀Q飲水難題,,老母村委會組織每天組織村民和學生附近幾公里外的地方拉水來喝。張海生說:“拉水的地方是個小壩塘,,水量很少,,最多能再維持一個星期�,!�
記者在災區(qū)一線看到,,小春作物大面積減產(chǎn)已經(jīng)不可避免,各地群眾的飲水困難目前仍在加劇,,山區(qū),、半山區(qū)農(nóng)村群眾的飲水形勢日益嚴峻。當前在云南,,如何解決災區(qū)群眾飲水難題已成旱災地區(qū)干部群眾思考的頭等大事,。
目前,各地各族干部群眾正奮力抗旱救災,,昆明市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號召市民節(jié)約用水;曲靖市對城區(qū)用水限時限量供水,,對洗浴,、洗車等高耗水行業(yè)進行關閉或限量供水;宣威市通過政府送水和發(fā)動群眾拉水等方式,,力爭灌滿所有水窖,、水池,確保群眾用水安全,;陸良縣小百戶鎮(zhèn)羅貢完小,。每天拉兩車水來,解決學校360多名師生的飲水難題……
龍海鄉(xiāng)黨委書記徐俊說:“為了動員村民齊心抗旱,、共渡難關,,我們鼓勵村民通過背、拉,、馱,、買等各種方式,想辦法把家里的小水窖都蓄滿水,,每蓄滿一小水窖,,我們給予30元的補助�,!�
據(jù)云南省民政廳向民政部報送的災情信息,,截至2月16日10時,持續(xù)干旱已造成13州市91個縣(市,、區(qū))631.83萬人受災,,飲水困難人口242.76萬人,其中生活困難需政府救助人口231.38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55.45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