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fā)的《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第一項重點工作即為“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guī)行為”,;其次對6個重點品種進行綜合治理,,包括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鮮肉和肉制品,、食品添加劑以及酒類,。
工作安排還包括其他幾項重點工作,,“著力提升企業(yè)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監(jiān)管水平”、“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
工作安排還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綜合協(xié)調機制,,并明確辦事機構,;修訂《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完善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快速反應機制和程序,。
■ 解讀
1 “嚴打食品安全違規(guī)”居首
從2009年至今,,國辦已經連續(xù)三年對食品安全年度工作作出部署,今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將從五方面入手,,“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guī)行為”被排在首位。
如在食用農產品(17.00,0.01,0.06%)環(huán)節(jié),,針對飼養(yǎng)環(huán)節(jié)使用違禁藥品的行為,,今年將深入排查并堅決打擊在飼料原料和產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以及在畜禽飼養(yǎng),、販運過程中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的行為。
另外,,強化食品重點品種安全保障水平,、提高企業(yè)安全管理能力、加強日常監(jiān)管工作等,,也以較大篇幅列入今年五項重點工作之中,。
【解讀】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從去年情況看,在種植養(yǎng)殖,、食品生產加工,、商貿流通、餐飲服務等環(huán)節(jié),,共查處違法違規(guī)行為13萬起,,重點查處食品的嚴重違法犯罪案件11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締和停產違規(guī)企業(yè)單位10余萬家,。
他說,數據一方面也說明,,當前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現象確實還比較嚴重,。這些違法違規(guī)活動,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
2 監(jiān)管部門嚴禁以罰代刑
工作安排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縣級以上地方政府都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綜合協(xié)調機制,,并明確辦事機構,。切實保障執(zhí)法辦案和監(jiān)管基礎能力建設經費投入,并且,,嚴禁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強化地方政府的責任成為通知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要對本行政區(qū)域的食品安全工作統(tǒng)一負責。
另外,,今年還將實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及時對相關食品安全風險和隱患進行風險評估。并且要加快組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
同時,,監(jiān)管部門要嚴把食品、食品添加劑及相關產品生產經營和餐飲服務許可關,,加強對生產經營者的許可后續(xù)監(jiān)管和執(zhí)法檢查,。對不能持續(xù)滿足許可條件的企業(yè),要依法撤銷許可,;對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要依法加大行政處罰力度,直至停產整改、吊銷證照,;對隱瞞食品安全隱患,、故意逃避監(jiān)管等行為,要依法從重處罰,;對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嚴禁以罰代刑,。
【解讀】國務院食安辦負責人表示,,對日常監(jiān)管和食品安全事故處置中的履職不力、失職瀆職等問題,,以及對群眾舉報,、上級督辦、日常檢查中發(fā)現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沒有及時查處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部門,、地方及其職能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 專家觀點
“食品安全分段管理無效”
專家建議,,食品安全監(jiān)管職責應回歸一個部門
從“假葡萄酒”到近期被曝光的“瘦肉精”事件,,2011年還未過去四分之一,食品安全問題,,就一次次地被社會關注,。對于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有關專家認為,,分段管理的模式應有所突破,,因為它難以起到有效管理作用。
應加大企業(yè)違法成本
根據“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未來五年,,我國將建設食品藥品的質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藥品安全應急體系,,加強風險監(jiān)測評估預警以及監(jiān)管執(zhí)法和基層快速檢測能力,。
在昨日印發(fā)的重點工作安排中也明確表示,要加快組建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構,。
也有專家提出,,除了制度建設外,應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者的懲罰力度,,讓造假者“付出足夠的代價”,,讓涉嫌瀆職者得到“依法嚴懲”。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海波認為,,目前在食品安全事件中采取的是一對一的訴訟,,如果消費者勝訴,企業(yè)只對這一名消費者賠償。他認為,,這種方式對企業(yè)處罰太低,,食品安全案件應該建立起“集團訴訟”,一個人勝訴,,企業(yè)就要對所有使用這一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賠償,,加大企業(yè)的違法成本,“讓造假者付出足夠的代價”,。
分段管理導致推諉
另外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安全專家則認為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應在頂層設置上有所突破,將食品安全監(jiān)管職責回歸一個部門,,以避免“出現問題互相推諉”的現象,。
他以生豬為例,一只豬從養(yǎng)殖到餐桌,,至少經歷5個部門,,其中養(yǎng)殖時歸農業(yè)部門管理,商務部門負責屠宰,,到了市場則歸工商部門管理,,到飯店食堂上了餐桌,又成了衛(wèi)生部門的責任,,其間,,又有質檢部門的責任。
他說,,最近被曝光的“瘦肉精”事件,,體現分段管理難以起到有效管理的作用�,!”景娓寮蓪�(除署名外)
本報記者 吳鵬
■ 事件
河南發(fā)現3個“瘦肉精”窩點
68人涉案,;對43名公職人員進行了調查取證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瘦肉精”事件國務院聯合工作組獲悉,目前,,肇事“瘦肉精”來源基本查明,,并發(fā)現3個“瘦肉精”制造窩點。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聯合工作組負責人劉佩智透露,,目前已基本查清河南“瘦肉精”事件中違禁“瘦肉精”的使用來源情況。截至24日,,已發(fā)現3個自2007年以來一直制造“瘦肉精”的窩點,。
截至3月24日,“瘦肉精”事件中被河南省有關部門控制,、刑拘,、立案偵查的人員已達68人,其中“瘦肉精”銷售人員26人,使用養(yǎng)殖戶33人,,生豬經紀人7人,,企業(yè)采購人員2人,并對43名公職人員進行了調查取證,。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將就“瘦肉精”問題開展全國專項打擊活動,。
2011年重點治理6種食品
1,乳制品
●強化生鮮乳收購,、運輸許可管理,,推進生鮮乳收購站標準化建設
●嬰幼兒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生產企業(yè)試點建電子信息追溯系統(tǒng)
背景:2008年,以三鹿事件為導火索,,伊利、蒙牛等國內大小奶制品企業(yè)依次被檢出了三聚氰胺,。
2,,食用油
●加強對食用油中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監(jiān)測
●打擊非法生產銷售劣質食用油和從非法渠道收購食用油的行為
背景:近年來,地溝油問題被媒體曝光,,不法者從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飯店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再次流入餐桌,。
3,,保健食品
●加大對保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藥物的檢測力度
●整治制售假劣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等行為
背景:保健品冒充藥品,,夸大功效,,甚至聲稱有治療作用,還違法添加化學物質……在現實生活中,,保健品亂象經�,?梢栽趫蟮乐锌吹剑屜M者真假難分,。
4,,鮮肉和肉制品
●嚴禁私屠濫宰和宰售病死病害畜禽,打擊加工,、出售注水肉,、未經檢疫檢驗合格肉及其制品的行為
●加強對可作為“瘦肉精”原料的人用藥品流通的監(jiān)管
背景:本月15日,有媒體報道,,河南多地養(yǎng)豬場使用違禁動物藥品“瘦肉精”飼養(yǎng)生豬,,早在2002年,我國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養(yǎng)殖業(yè),,然而十年未根治,。
5,食品添加劑
●加強食品中食品添加劑、非食用物質的抽檢和監(jiān)測
●嚴格實行三聚氰胺銷售實名制,,禁向食品和飼料企業(yè)售三聚氰胺
背景:最近,,“化學火鍋”、“大米加香”,、“面粉增白劑”,、“一滴香”等問題,讓公眾對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產生擔憂,。
6,,酒類
●整治制售假冒偽劣白酒和葡萄酒類的行為
●全面清理不符合經營資質的白酒和葡萄酒類銷售單位
背景:河北昌黎縣密布著眾多葡萄酒生產企業(yè),據媒體報道,,個別企業(yè)生產的葡萄酒,,葡萄酒酒汁占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