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獲悉,國資委正在研究直接持股上市央企的改革方案,。3月24日,,一位接近國資委的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由于國資委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工作探索性很強,,有關部門已將該工作列為重點,,目前有關方面正在開展相關試點工作。
國資委直接持股央企的試點,,已在悄然進行,。據悉,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國新公司”)先后持有了央企整體上市平臺五礦股份,、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
擬設直屬公司持股央企
“越來越多的央企整體上市,,逼著國資委在直接持股上市央企上尋求突破,�,!鄙鲜鼋咏鼑Y委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國資委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央企已有43家實現了主營業(yè)務整體上市。其中,,石油石化,、航空、電信,、建材等行業(yè)的央企,,已全部實現整體上市;建筑,、冶金,、機械制造業(yè)的大部分央企也已實現整體上市。有消息稱,,國資委2011年的目標將是推動16家央企整體上市,。
在一個月前的發(fā)布會上,國資委副主任邵寧曾對媒體表示,,推動央企整體上市是國資委目前的一項核心工作,,未來央企將以主營上市為主,不再鼓勵分拆優(yōu)質資產的上市行為,,未來十年,,央企將成為“干干凈凈”的上市公司。
上述消息人士稱,,要實現“干干凈凈”,,國資委就必須直接持股央企。而本報記者從國資委獲悉,,目前有關方面正在開展相關試點工作,。
國新公司董事長謝企華在今年兩會期間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國資委畢竟是國務院政府機構,直接充當出資方不合適,。她說:“下一步應推動國有企業(yè)股份制改造,,積極探索直接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
事實上,,在去年12月成立的國新公司已經開始承擔這一使命了。它的一項職能就是作為央企整體上市平臺,,以貨幣出資作為發(fā)起人之一,,推動改制集團整體上市。此后,,在五礦股份,、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框架中,國新公司均位列其中,。
這也得到了國資委方面的認同,。邵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一定程度上,,國新公司也是國資委對自身改革的探索,。他認為:“國新公司持有五礦等央企整體上市平臺的小額股權,將幫助國資委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國資委在持股操作上可能有三種模式共同存在:一是國資委直接持股,;二是國資委通過集團公司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三是國資委通過設立直屬公司,持有各家央企上市公司股票,。
“不過,第二種可能性幾乎沒有了,,因為國資委要求央企鏈條不能超過4級,,母公司造成管理鏈條過長,遲早要削減,,從發(fā)展來看,,準備整體上市的央企都將會成立新的股份公司,母公司這個殼將不會延續(xù),�,!鄙鲜鱿⑷耸空f。
國資委自身重新定位
反過來,,國資委直接持股試點又將促進國資委進行市場化和公司化改革,。
3月25日,湖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肖毅敏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后國資委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承擔“老板”職能的股權管理公司,另一部分則是名副其實的監(jiān)督機構,。
肖毅敏認為,,直接持股是建立完善市場化國資監(jiān)管體系的積極嘗試,而這一想法早在2005年就開始提出,。在國資委看來,,只有持有股權,國資委的出資人職能才真正到位,。
肖毅敏更傾向于國資委設立直屬公司直接持股,。他說,,國資委本身也要市場化,轉變?yōu)閹讉大的財團,,形成2到3個“淡馬錫”,,國資委體系未來的走向可能是國資委——資產管理公司(淡馬錫)——央企。
由國資委設立直屬公司擔任央企上市公司股東,,在法律上并無太大障礙,。上述接近國資委人士表示,國資委的行政定位并不適合從事市場化活動,,通過直屬公司持有央企上市公司股權,,可望幫助國資委處理好行政職能與市場化企業(yè)之間的關系。
一位地方國資委的官員也認同肖毅敏的觀點:國資委始終是國務院特設機構,,若直接作為上市企業(yè)的股東,,同時控股眾多上市公司,就難以處理好這些上市公司之間的股權關系,,管理也過于繁雜,,還存在關聯交易和縱容壟斷的嫌疑。
“在資產運營公司成立后,,就能實現‘企業(yè)當好前鋒,,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當好守門員,國資委當好裁判’各就其位的狀態(tài),。從微觀上講,,可以助力企業(yè)重組和整體上市;從宏觀上來講,,隨著‘國有資產運營公司’這一方式的逐步完善,,又能促進國資委歸位�,!鄙虾L鞆姽芾眍檰柟究偨浝碜2ㄉ普f,。
在肖毅敏看來,國資委目前這種“裁判員”加“運動員”的混合角色一定要改變,,未來的國資委將是單純的政府部門,,就像證監(jiān)會和銀監(jiān)會一樣的監(jiān)督機構。邵寧也表示,,也許到那時候,,國資委的監(jiān)管身份與股東身份需要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