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一個全歐洲最大的鮮花交易市場。每天上午,,歐洲各地生產(chǎn)的鮮花被源源不斷地運到這里,。下午,通過“荷蘭式拍賣”,,所有鮮花的價格都被確定,然后,這些鮮花被迅速地分裝,、打包,運往世界各地,。第二天,,不論是歐洲的倫敦和巴黎,還是美洲的紐約和溫哥華,,或者是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個主要城市,,從阿姆斯特丹運來的鮮花,都會在這些都市的清晨不約而同地準時出現(xiàn)在街頭,。
是誰將鮮花準確無誤地送到了這些城市,? 是市場,是“無形的手”將這些鮮花送到需要鮮花的地方,。
鮮花如此,,資本亦如此。怎樣將一個社會的金融資源送到需要這些資源的地方,?需要依靠一個高效的資本市場,。
亞當·斯密在1776年的《國富論》中提出了自由經(jīng)濟這一概念,而資本市場則是自由市場概念的延伸,。與物理的市場不同,,資本市場將人類經(jīng)濟活動中的一切要素都變成了證券。一個公司的價值可以由上市后的股票價格來顯現(xiàn),,信用可以由債券來度量,,權(quán)利、義務(wù),、責任甚至人力資源都可以由金融衍生品如期權(quán)等來表征,。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要素在資本市場這一電子平臺上進行交換,。借此,,經(jīng)濟社會得以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尋求社會資源的高效配置,。近幾十年來,資本市場是人類經(jīng)濟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它跨越了國界,,擴展到全球。
17世紀,,全球資本涌入荷蘭,,彈丸之地的荷蘭隨后崛起,成為歐洲海上霸權(quán),;18世紀,,全球資本涌入英國,英國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19世紀,,全球資本流入美國,美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今天,,在對于國際資本的競爭中,中國遠遠領(lǐng)先于印度等新興國家,,正在迅速成為新的資本洼地,,具備了崛起的條件。
經(jīng)過了近二十年的發(fā)展,,中國資本市場成為全世界第四大市場,,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也是全球最活躍的市場之一,。2008年初,,《華爾街日報》評論說:“中國政府于1990年建立了股票市場,……現(xiàn)在,,中國突然之間擁有了一個與其世界第三大經(jīng)濟體相匹配的資本市場,,對于僅僅三年前還被認為是無可救藥的中國金融體系而言,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命運大逆轉(zhuǎn)”,。西方普遍認為,,中國資本市場的迅猛發(fā)展,標志著中國崛起成為了一個“金融大國”,。而面對和管理一個龐大的,、世界級的資本市場,是中國從一個簡單經(jīng)濟體走向一個復雜和現(xiàn)代化的經(jīng)濟體的必由之路,,也是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點,。
但是,光有資本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全球資本涌入荷蘭,,雖然成就了荷蘭的海上霸權(quán),卻由于缺乏有效的資本市場,,終究曇花一現(xiàn),,以“郁金香泡沫”草草收場;全球資本涌入英國,,雖然成就了200年的帝國夢想,,終因一戰(zhàn)前后倫敦資本市場被紐約超越而讓位于美國;而美國依托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近百年來推動經(jīng)濟滾滾不停地向前發(fā)展,迄今還能保持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
今天的中國,,也迫切需要建設(shè)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以消化充裕的本國資本和不斷涌入的國際資本,,并將其轉(zhuǎn)化為強大的實體經(jīng)濟,,實現(xiàn)真正的大國崛起。
強大的資本市場必將成為推動中國崛起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