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數(shù)”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設任務,,包括河南、江蘇等在內的部分地方政府將之前在建的教師宿舍,、企業(yè)員工宿舍等統(tǒng)統(tǒng)納入保障房房源,,結果雖然2011年的保障房任務能夠完成,但實際的保障房新增量并未明顯增加,。(《云南信息報》5月12日) 2011年要再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明確任務。隨即在年初,,中央與地方簽訂了“軍令狀”,,將保障房建設任務分解到各地。之所以這么鄭重其事,,因為這是國家的中長期規(guī)劃,,在“十二五”時期要“建設城鎮(zhèn)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qū)改造住房3600萬套”1000萬套只是這個宏偉規(guī)劃中的第一步。 事關地方對中央,、國家對國民的承諾,,更事關國家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的部署與實施,遇到再大的困難也須不折不扣的完成,。為此,,中央不遺余力地作出了表率,從資金,、政策上向保障房建設傾斜:中央財政預算擬安排補助資金1030億元,,比上年增加265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計劃是7.7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16萬公頃,。 然而,中央的資金與政策是引導性的,,地方各級政府才是落實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的主體,。要實現(xiàn)全國的建設目標,必須各地積極配合,,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但是,,因為保障性住房,,投入大,產(chǎn)出少,,習慣于賣地賺錢的部分地方政府很不情愿做“賠本”買賣,。于是,,為了完成“軍令狀”,將之前在建的教師宿舍,、企業(yè)員工宿舍等房源“充數(shù)”的“妙計”油然而生,。 之所以“妙”,“妙”在“充數(shù)”與“被充數(shù)”者兩廂情愿,,兩全齊美:自建員工宿舍納入公租房房源,,一方面政府解決了建設資金的問題,另一方面建設單位也能夠享受于土地,、稅收等多種保障房建設方面的優(yōu)惠政策,。表面上看,這是“打了一個政策的擦邊球”,,但實際只不過讓地方政府逃避了責任,,而宿舍“充數(shù)”的保障房也違背了“保障”本質和公平的分配原則。 “充數(shù)”保障房玩的是朝三暮四的數(shù)字游戲,,雖是掩耳盜鈴,,但因為一時行之有效,就容易被效仿,,對于踏實建設的其它地方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表面上看,這是因為時間緊,、任務重,,但根本上還是某些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過重,準備不足,,也沒有信心與動力去完成任務,。如果不繼續(xù)加大督查力度,充分令各地政府認識到保障性住房建設是項長期無可逃避的責任,,則很可能將保障房的建設目標化為泡影,,動搖國家既定發(fā)展方略,使民眾再失去信心,,不能不予以重視與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