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上海,成了愛車人的盛大嘉年華。2011上海國際車展由于躋身全球頂級車展而萬眾矚目,,展館每天人潮洶涌,場面火爆,。過去數年中國車市的突飛猛進,讓全球汽車巨頭們無一不鉚足了勁要來比試一下,,而汽車廠商爭相把高端新款車拿到上海車展首發(fā),,也是中國車市巨大利潤貢獻率對汽車巨頭們影響的側面反映。 明天,,4月26日剛好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筆者因此想在此談談中國汽車業(yè)的知識產權競爭力問題。 中國汽車業(yè)多年的合資實踐證明,,以市場換技術行不通,,市場給出去了,技術和管理卻沒有換回來,。中國車企要在競爭中勝出,,不能沒有核心的知識產權競爭力。但目前在中國車市中,,中國本土企業(yè)還仍以低端產品為主,對利潤高的高端產品占有率低,,缺乏話語權,。近年來,像上汽收購榮威,,吉利收購沃爾沃這樣通過收購改變品牌低端形象的探索,,的確正在拓展中國高端汽車的商機,但這種收購的品牌一方面在市場上頻頻受血統(tǒng)是否純正的質疑,,另外一方面在內部又帶來整合與消化的煩惱,,是否能成為中國汽車產業(yè)迅速走向高端的捷徑,還需要時間檢驗,。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知識產權法律的原理,,那就是保護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市場以其自發(fā)的選擇實現這一原理,說明知識產權制度是人類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使然,。能真正看到和看懂這一點,,才能使得企業(yè)和地方政府真正重視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 雖然中國前幾年車市極度繁榮,,然而,,中國車市眼下的賺錢效應,并不能掩蓋本土企業(yè)缺乏核心競爭力,,整體產品和服務水平仍需提高的現實,。如果沉溺于已有的成績,那中國汽車產業(yè)未來是十分危險的,。從國內外車展來看,,幾乎或多或少都常常伴有國內外汽車企業(yè)之間的知識產權爭議,其中,,數年前意大利菲亞特公司在車展上發(fā)現長城汽車侵犯其知識產權,,雙方分別在意大利和中國的石家莊市分別訴訟,并且各自利用自己的法律主場優(yōu)勢打贏了官司,,使得這場知識產權之爭戰(zhàn)成了平局,,至今塵埃還沒有完全落定。這個案例,,筆者以為就是中國企業(yè)作為新興市場的后起之秀與市場上的傳統(tǒng)強者競爭和博弈的典型,。 化石能源終歸有用盡的一天,在高油價時代,,環(huán)保壓力催生新能源汽車機遇與挑戰(zhàn),。從歷史來看,只有革命性的產品才能徹底撼動既有的利益格局,。汽車淘汰馬車是如此,,將來新能源汽車淘汰化石能源車大概也不例外。 中國新能源汽車翹楚比亞迪之所以吸引“股神”沃倫·巴菲特的眼光,,當然有股神對汽車產業(yè)的大趨勢判斷,。然而,對企業(yè)來說,,既要把握好機遇,,也要控制好步伐,千萬不能躺在既有利益上睡大覺,,坐失良機,,但也不能步伐太快,先鋒沒做好,,反成了新能源汽車真正商業(yè)化成功之前的先烈,。如何拿捏得度,,至關重要的就是做好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知識產權布局。 在化石能源汽車時代,,由于我國的企業(yè)大多是合資,,外方往往把知識產權都控制在母公司,設下種種機關不讓合資企業(yè)染指,,致使多年來中國合資車企在知識產權領域建樹有限,。民營企業(yè)更是白手起家,雖然勢頭不錯,,但畢竟根基甚淺,。國外巨頭早就在制造技術、外觀設計等方面做好了專利布局,,所以,,中國車企在崛起過程中遭遇知識產權爭議甚至陷阱都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趁著新能源汽車還沒有在商業(yè)上完全成功普及,國際汽車巨頭們的主要精力還在享受化石能源汽車的巨大蛋糕時,,未雨綢繆,,在工藝技術等領域,在專利等知識產權上提前布局,,十分必要,。 其實,一些汽車巨頭早已開始了相關的知識產權布局,,但由于這個領域國內外甚至全球差距不像以前那么大,,因而相對來說留給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企業(yè)的機會仍然很可觀。因此,,抓緊時機加強新能源汽車相關專利布局,,是所有中國汽車企業(yè)都應當竭盡全力去研討的問題。最近幾年由于汽車專利訴訟被媒體廣泛報道,,在諸如電力存儲,,充電等技術領域的專利布局可能還較容易被企業(yè)注意到,但新能源汽車的知識產權遠不止于此,。另外,,新產品,、子品牌的商標儲備布局,,域名布局等,也一樣需要高瞻遠矚,。說實話,,在這方面能有足夠重視的企業(yè)比較少,。比如,新產品立項之前,,或者最遲在發(fā)布之前,,產品選用朗朗上口的響亮子品牌是眾多廠商的共同心愿,但近年來多次發(fā)生產品子品牌遭遇商標侵權爭議的事例,,這就是品牌布局不周全的商標戰(zhàn)略失誤,。 筆者絲毫無意宣揚民族主義,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汽車不必太強調“自主知識產權”,,汽車的研發(fā)尤其應當以全球視野,實行智力外包,,集全球智慧打造中國汽車產品的品牌,。不過,到目前為止的化石能源汽車時代,,美國有代表其文化的車企通用,,日本有豐田,歐洲有代表德國的大眾等等,,那展望新能源時代,,我們沒有理由懷疑,應有能代表中國的企業(yè)品牌和企業(yè)橫空出世,。至于這個品牌和企業(yè)是誰,,國人正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