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我國CPI去年11月已達5.1%,,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wěn)定已成了我國宏觀經(jīng)濟政策的著力點,。為此,貨幣政策已由適度寬松轉向穩(wěn)健,,這一轉變也正是基于管理通脹預期,、防止物價水平進一步上升的目的。
那么,,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內涵是什么,?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內容至關重要,。第一,,要使貨幣條件回歸常態(tài),。應當承認,,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導向下,我國廣義貨幣M2增長的增速是畸高的,,2009年達到了30%,,2010年預計仍為19%左右。如此高的貨幣增長形成了通脹和資產(chǎn)泡沫的隱患,。因此,,穩(wěn)健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是使2011年的M2增長速度回落到正�,?臻g,,依筆者之見,15%左右或許是較為合理的水平,。由于我國是間接融資主導的金融模式,,為達到這一目標,銀行信貸增量也需在上年7.5萬億目標的基礎上適度降低,。
第二,,穩(wěn)健貨幣政策意味著未來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空間將加大。央行在前期的宏觀調控中,,主要倚重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央票等數(shù)量型政策工具,意在通過對沖操作加強對流動性的管理,,而對利率,、匯率等價格型工具的使用則極為慎重。
對于第一點,,貨幣條件回歸常態(tài),,目前各方已基本達成共識,,但對于第二點,目前爭議不小,。比如有觀點認為加息無法抑制通脹,,也有觀點認為加息的效果不如提高準備金率。為論證我的觀點,,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最為重要,。
首先,價格型工具更具宣示效應,。要管理通脹預期,,就必須發(fā)揮政策的宣示效應。去年央行多次調高準備金率,,但我很直觀感覺到一個問題,,我周圍的一些非金融行業(yè)的朋友、甚至我的父母,,都問我“央行上調準備金率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們不知道這跟自己有什么關系。而且,,很多人也認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是針對商業(yè)銀行的,,跟他們沒啥關系。但央行加息以后,,大家的感覺很明確,,馬上就知道:錢放到銀行里面會更值錢了。這樣,,減緩通脹預期的效果立竿見影,。因此,我認為在通脹預期管理上,,利率工具的使用顯然更具有效性,。
其次,數(shù)量型工具的對沖作用是值得懷疑的,。央行官員多次表示,,對于國際收支順差(包括熱錢流入)形成的基礎貨幣投放,央行進行了100%的對沖,,并認為全部對沖以后,,國內就不會存在貨幣偏多的問題。其實,,我認為這一觀點是有疑問的,。比如說,境外熱錢通常目標很明確,,流入中國換成人民幣之后,,會進入到資產(chǎn)市場或者商品市場中,。表面上看,央行通過數(shù)量型工具操作能把這塊資金對沖掉,,但是這很容易出現(xiàn)一個問題,,對沖之后是從銀行體系收回來一部分錢,而且,,有可能是所謂冷錢,。而換成人民幣的那一部分熱錢,活躍性很強,,目的也很明確,,依然要流到資產(chǎn)或商品市場中去。這樣,,由于央行對沖,,盡管從總量上人民幣存量沒變,但存量貨幣的結構和功能卻已發(fā)生了變化,�,;蛘哒f,由于貨幣流通速度在加快,,導致能夠行使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總量將會大大增加,,這無疑將會助推通脹和資產(chǎn)泡沫,�,?梢姡幢闶�100%的對沖,,其實際效果依然是有局限性的,。
提高利率正可以彌補這一漏洞,因為利率升高,,將會降低通脹和資產(chǎn)泡沫預期,,這樣,境外基于投機目的流入到境內的熱錢會減少,。當然,,由于中外利差的增大,的確有可能引來一些非投機炒作性的套利資金,。對此,,我的觀點是,一方面,,我們要加強資本賬戶管理,,另一方面,作為代價,,可以把固定收益市場開辟成熱錢池,,如周小川行長所言,,我們無法完全讓熱錢不賺錢。進入固定收益市場套取一部分利差,,對物價和資產(chǎn)價格并不會形成太大沖擊,,我們得要承受這樣的代價。
其三,,價格型工具的使用可為數(shù)量型工具打開空間,。就央行現(xiàn)有的兩個主要的數(shù)量型工具來看,準備金率已達到歷史高點,,央票由于各家銀行存在加息預期,,導致其發(fā)行受阻。相比之下,,價格型工具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相對于目前的通脹率,實際利率水平仍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所以未來加息工具的運用還存在著較大空間,。當然,利率上調后,,也自然會為數(shù)量型工具的使用打開了空間,。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在穩(wěn)健貨幣政策導向下,,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力度應不斷加大,我國利率政策的目標,,至少應使名義存款利率上調至與物價大致接近,。與此同時,2011年,,特別是上半年,,可考慮進一步增大人民幣匯率的彈性,這將有助于遏制國內的通脹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