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渤海水入疆的消息上周成了網絡熱點,。有報道稱,,內蒙古發(fā)改委與遼寧省發(fā)改委已針對該項目立項,,據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秀順稱,,涉及該項目的5個工地已開工,。
隨即,,又有消息否認了這一說法,,稱立項的只是錫林郭勒盟的調水問題,,而非外界傳言的“引渤入疆”,。
不管是否確有其事,,錫林郭勒盟的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算是出名了,這不禁讓人想起要“把喜馬拉雅山炸一通道”出來的牟其中,,真可謂江山代代有才人,。時隔十幾年,“引渤入疆”儼然可以和“給長城貼瓷磚,,給赤道鑲金邊,,給飛機裝倒擋,給黃河安欄桿”這“四大工程”相提并論,,甚至還順應潮流地披上綠色的外衣,。
只是牟其中已經鋃鐺入獄多年,“四大工程”也無一開工,,不知道“引渤入疆”的命運將是怎樣,。單從目前的新聞報道看,無非是一家企業(yè)為了能被媒體關注,,組織了一個論壇請了一些專家談了點前沿科研結果,,這些結果被有意無意地誤讀成了該企業(yè)正在進行中的某個項目。企業(yè)為了宣傳,有時候說些過頭話,,雖然不好,,卻也無傷大雅。大家都在市場經濟的海洋里面練游泳,,誰沒有嗆過幾口水的時候,,下次謹慎點就成了。但這次的“引渤入疆”背后卻讓人嗅到了一絲不祥的信息——王秀順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引渤入疆)除去成本,,每年還可以賺12個億�,!袄麧櫜皇且稽c點啊,,在20%以上�,!倍嗍煜さ脑捳Z,,有沒有讓你回想起八九十年代夾著皮包到處談項目的“成功人士”?凡是項目都有利可圖,,凡是熟人均是背景深厚不可言說的,,至于啟動資金嘛,永遠缺您存折上的那幾萬塊,。
只不過十幾年后的皮包里面裝的不是“條子”而是“調研報告”了,,甚至還裝著各款價值不菲的專家簽名證書,隨時隨地可以去當地發(fā)改委談立項,。
但十幾年來中國百姓也在成長,,光是電話和短信騙子就鍛煉了大家的神經,一個常識性問題擺在所有人面前——這么高的收益率這么好的利潤前景,,您干嘛迫不及待地在八字剛有一撇的時候就說出來呢,?低洼之地豈能容他人酣睡,高利之地更是容不得他人覬覦,。
面對這么豐厚的利潤,,任何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首先要干的是:關起門悶頭發(fā)財。至于開什么論壇宣布什么未來幾年計劃,,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都是老祖宗對天才們的忠告,。
可能該企業(yè)還會辯稱他們這樣是具備社會責任感,但在項目前景尚未明朗化的前提下,,憑借幾個專家的論證,,不負責任地宣布這樣一個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項目,本來就不是為了負責任,而是為了拖人下水一起“吃掛落”,。
總之,,喜馬拉雅山那邊的暖流至今沒有惠及青藏高原,“引渤入疆”到底能不能成功也得看技術能力是否達到,。但具備一定的科學常識,,對現階段世界科技的發(fā)展略有了解,還是有助于政府和百姓在面對一些“圈錢”項目的時候保持審慎態(tài)度,,別一聽高科技高收益綠色能源就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