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活動于11月2日正式啟動,,在兩個月時間內,國家發(fā)改委將利用各種手段,,收集,、聽取各界對于“十二五”規(guī)劃的建議,、意見,,以編制“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在當天的新聞發(fā)布會上,,針對相關具體發(fā)展指標的記者提問,,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徐憲平明確表示,居民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居民收入預期指標的設計,,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肯定有具體、明確的指標,,特別是要根據中央《建議》提出的城鄉(xiāng)居民收入增長要與經濟發(fā)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要與勞動生產力提高同步這一重要原則,,發(fā)改委將在“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中制定具體的目標。 在規(guī)劃《綱要》中設定具體的發(fā)展指標,,是發(fā)改委編制《綱要》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十五”以及“十一五”的《綱要》中,均有相關的具體指標,。但徐憲平副主任看似平淡的表態(tài),,也許包含了極為重要的信息:他在發(fā)布會上提到了幾個指標,有的并未出現在此前的規(guī)劃《綱要》中,。也即是說,,“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在具體指標的設計上,有可能出現新的動態(tài),? 檢索“十五”和“十一五”的《綱要》可以發(fā)現,,“居民收入預期”指標均出現在兩個《綱要》中。雖然具體表述有所不同,,但大體可視為城鎮(zhèn)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預期數據,。而徐憲平副主任所提到的“居民收入分配改革”這個指標,并未出現在“十五”和“十一五”的《綱要》中,。 當然,,收入分配改革以及共享發(fā)展成果,在“十五”和“十一五”的《綱要》中均有相關表述,。但很顯然,,這些表述還是給人“原則性”的印象,并沒有具體“量化”的體現,。而徐憲平副主任此番的表述,,明顯流露將目標“量化”的意思。這不禁讓人產生聯想,。收入分配改革能否量化,、怎么量化,量化的標準和具體的指標如何設定,,是之于這一問題的重重疑問,,也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所在。 收入分配改革這些年一直在進行,,但坦率而言,,進展并不顯著。各種文件中對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力提倡,,與現實的裹足不前形成鮮明反差,。以讓人民共享經濟發(fā)展成果來說,“十五”和“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將城鎮(zhèn)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都設定為5%,�,!笆晃濉钡淖罱K數據還未公布,,僅就“十五”的數據,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6%,,甚至高于GDP9.5%的增長幅度0.1個點,。可人們對此感受并不明顯,。不僅如此,,“收入增加”和“收入分配”,對于當前的意義,,其實已經成為兩個不同的問題,。近幾年人們的收入的確在不斷增長,可現實中不同階層收入的急劇拉大使人們認識到,,收入即便增加了,,也絕不等同于收入分配是合理的。而這種差異,,正是導致目前社會不滿的一個關鍵所在,。 無論從相對意義上還是從絕對意義上,收入分配問題正在嚴重割裂著中國社會,。它不僅暴露經濟層面的利益切分缺陷,,更凸顯社會層面的機制扭曲。也許正是由此出發(fā),,中央關于“十二五”規(guī)劃的《建議》,,才濃墨重彩地涉及收入分配改革。徐憲平副主任關于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在“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中肯定有具體,、明確指標的表述,,如果排除口誤嫌疑,將是一個重大的變化,。如此,,也將意味著通常“原則性”的表述,,在“十二五”將有“量化”的坐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