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去過歐洲的美國人常自嘲:歐洲真是天堂,,假日多,,活兒輕,福利還高,;而回到美國,,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 這似乎也形成了思維定勢,。美國人Geoghegan在其新書《你是否錯生在了另一個大陸》中就描述說,,他曾在巴黎碰到一個美國女孩,她男朋友是一個搖滾樂隊的鼓手,,似乎收入不太穩(wěn)定,,但各種社會福利讓兩人在法蘭西生活得很滋潤。 Geoghegan進而感慨到:“假如她回到美國,,她該怎么辦,?首先,她必須尋找一份工作,,我們可不會給藝術提供補貼,。她可以當一個前臺出納。她可能沒有了假期……沒有了醫(yī)療保險,。其次,,她如果有了孩子怎么辦?她將沒有帶薪產(chǎn)假,,沒有各種補貼,。再次,如果她不想讓孩子上公立學校,,那就只能為上私立學校掏錢,。第四,孩子將沒有醫(yī)療保險,,沒有人會幫助她,。第五,她的搖滾樂丈夫也得去工作……” 說得美國人像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其實,,上述感慨有很大夸張成分,美國各種社會福利補貼也不少,;對大多數(shù)有穩(wěn)定工作的女性來說,,也都有正常的年假、產(chǎn)假和醫(yī)療保險,;美國公立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更吸引了來自中國等許多國家的學子。但與歐洲相比,,美國模式補貼相對較少,,也是不爭的事實。 歐洲人講究福利,,美國人更注重效率,。兩大模式誰優(yōu)誰劣呢?按道理說,福利更多的國家,,幸福感應更強,。但結果卻也未必,蓋勒普的調(diào)查就顯示,,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國家,,是丹麥、芬蘭和挪威,,它們確實是奉行高福利的歐洲國家,,但美國也不賴,排在了第14位,,而同樣福利更好的其他歐洲國家,,德國則排在了第33位,意大利第40位,,法國第44位,。 其中的原理或許也清楚,高福利的另一面就是高稅收,,在北歐國家,因其人口畢竟較少,,國情比較單一,,兩者處理得可能還比較協(xié)調(diào);但在其他歐洲的大國,,這意味著納稅人必須為許多不勞而獲者埋單,,政府也須負擔更龐大的財政開支。這種公平中的不公平,,顯然難以讓國民很滿意,。 此外,高福利帶來的則是低效率,,美國經(jīng)濟由此表現(xiàn)出的彈性,,就讓歐洲人望塵莫及。從人均GDP看,,按經(jīng)合組織的數(shù)據(jù),,以經(jīng)濟正常運行的2008年計算,美國人均GDP為4.72萬美元,,德國是3.54萬美元,,意大利是3.13萬美元。也就是說,,美國人的人均產(chǎn)值要比意大利人多了一半,。此外,這次國際金融危機肇始于美國,,但相比于已進入復蘇期的美國經(jīng)濟,,歐洲經(jīng)濟仍籠罩在債務危機的陰霾中,。 其實,美國個人生產(chǎn)效率也就略高于歐洲,,之所以人均GDP遙遙領先于歐洲,,就在于美國的冗員相對較少、福利相對偏輕,。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普通美國人年工作時長要較德國人多400小時,較法國人多300小時,。在55歲至64歲年齡段的人群中,,只有38%的法國人仍在工作,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多達62%,。受經(jīng)濟不景氣以及高福利后遺癥影響,歐洲國家失業(yè)率也普遍高于美國,。 按照美國前副國務卿格拉斯曼的話說,,歐洲人是拿未來的財富作休閑,這是一種不可持續(xù)的福利模式,。這其實也可從最近的歐洲債務危機中可以看出,。不錯,美國也有債務問題,,但一來美國有美元鑄幣稅的優(yōu)勢,;二來歐洲的高福利更使政府不堪重負,債務危機不過是遲早之事,。 當然,,美國模式也不是完美的,一方面,,在某些行業(yè),,比如說原來的底特律三巨頭,也普遍存在著高福利,、低效率的情況,,這也是美國汽車業(yè)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美國缺乏歐洲一樣的全民醫(yī)保,,這又導致了許多的社會問題。但在金融危機之后,,美國也在積極補救,,比如底特律三巨頭開始削減高福利,奧巴馬政府已開始推進全民醫(yī)保。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低福利,,是相對于歐洲的高福利而言的,發(fā)達國家的福利,,尤其是在教育,、醫(yī)療等公共領域的投入,仍遠非中國等新興經(jīng)濟體可比,。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著美國的福利已經(jīng)足夠,從奧巴馬積極推進全民醫(yī)保來看,,美國體制具有很好的修復功能,。在富有彈性的美國經(jīng)濟面前,在很長一段時間,,歐洲或許都只能是甘拜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