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滬上知名玉石專家錢振峰介紹,,器形即器物的形狀和造型,。根據同類器物在不同時代的發(fā)展和演變,,可排列出器物演進的大致年代次序,。這樣,當我們面對一件器物時,,即可根據它的器形與紋飾等,,在已建立好的形制學的年代次序中,找到是否有它可歸屬的時間位置,。
新石器時代,,由于生產力和文明程度的低下,,制作的玉器多為簡單粗糙的禮器、工具和飾佩,。商周時代,,玉器器形一方面承史前玉演變而來,,另一方面又受到青銅器藝術風格的影響,,大量出現(xiàn)人物形象、以鳥獸魚蟲的寫實和神話動物形象,。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由于社會習俗的影響,佩飾玉器出現(xiàn)簡約化,、小型化的趨向,,并且生產出成對的玉器,從而改變了商周單體獨立形象的飾物,;所有器物或動物形器的整體或局部皆作“C”和“S”形彎曲,;同時,刀劍,、革帶用玉器問世,,玉飾刀劍始見于春秋,至漢代發(fā)展成為玉具劍,;帶鉤在這一時期最興,,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式和紋飾各異,。
兩漢是我國玉器發(fā)展的輝煌時期,,在器形上品種尤為繁多,除了繼承以前各種器形之外,,又出現(xiàn)了成套的玉具劍,、玉衣、九竅玉,、玉舞人,、剛卯、翁仲,、雞心佩等新品種,。漢代玉器器形以件頭碩大而著稱于世。唐代玉器逐步從禮器功能轉化為純粹的裝飾品,,風格造型都表現(xiàn)出務實傾向,。
宋代由于多外患,人物造型不可能再有胡人形象,,而是多為童子形象,,常見的有蓮花童子等,,此外還有文人形象,但缺少唐代的活潑生氣,。玉雕花鳥受當時國畫風格的影響,,比較重視神韻,突出的有口銜瑞草展翅飛翔的鳥和跳躍的魚兒,,突破了靜態(tài)的畫面,,富有生機。遼,、金是和宋朝并存的北方少數民族,,其玉器制作民族特色濃厚,玉器器形以花木鳥獸形象為主,,常見的題材有“春水玉”,、“秋水玉”等。
元朝是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春水玉”,、“秋水玉”之類也是他們喜歡的題材;蒙古族統(tǒng)治者身穿窄袖長袍,,腰系革帶,,這一時期,美玉制做帶鉤,、帶扣也比較多,。
明清是我國玉器發(fā)展史上的高峰,除了對前代玉器形制的全面繼承和借鑒外,,明代的玉壺杯和玉制文房用具,,清代的玉山子和玉插屏等形體碩大的陳設性玉器,都是最富有時代特征的,。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形制,,這是由于不同時代的社會生活、審美趣味和工藝水平所決定的,。不管各個時代之間有多少繼承借鑒,,一個時代總是有一個時代的獨特風貌。正是依據這些不同風貌建立起古器物的形制,,反映著年代次序,,才使我們有可能根據形制對一塊玉器作出真?zhèn)魏蛿啻b別。不過,,在我們具體面對一塊玉器時,,切忌對著圖錄按圖索驥。因為從一定意義上說,越是和圖錄中一模一樣的就越有可能是贗品,。